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一个有修养、有气质的人,应该如何待人?


 2018/10/29    下载DOC文档    

  和颜无瞋色,

  亦复不暴恶;

  言无所伤触,

  亦不使忧恼。

  ──《大庄严论经》

  这个四句偈主要告诉我们:一个有修养、有气质的人,或者是一个修道的人,应该如何待人。首先,要有和颜悦色的面容,不要表现出瞋怒的样子。所谓「面上无瞋是供养,口中无瞋出妙香」。做人应该慈祥恺悌,和颜悦色,不要常常一脸怒气,让人家一看到你,就觉得好可怕。此外,也不能常常满面忧愁的模样,这样忧愁感伤会传染给别人,人家就不高兴与你在一起。

  人与人相处,最简单的结缘是从态度上做起,例如对人和颜悦色,没有不高兴的表情,还有个性很乐观进取,他人自然乐意欢喜与你在一起。一个总是和颜悦色、没有瞋怒的人,必定能获得许多的朋友。

  除了面容上没有恶色,口头上没有恶口外,「亦复不暴恶」也很重要。就是不可以突然的或不时的大发脾气,好像天气突然变天一样,性情突然大变,让人觉得你这个人阴晴不定,喜怒无常,难以捉摸,人们当然不欢喜和这样的人做朋友。

  人我的相处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有的人说话,话里总是带刀、带刺的,这是很不当的。说话本来应该要多给人欢喜,多给人赞美,可惜这种人他不是这样,讲话老是带着一点伤害人的意味,这样就不是有用的人。

  你逞一时之快,在语言上伤害了别人,虽然只是短短的二分钟或三分钟,可是受你伤害的人,可能会记恨你一生一世,难以忘怀。再者,你说了得罪人的话,可能一两天就忘记了,可是你这一世,由于这句话造下了恶因,将来所得到的果报,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言无所伤触,亦不使忧恼」,说话最要紧的,就是不要让人受到伤害,也不要让人忧愁苦恼。要多说给人欢喜、给人快乐的话,也就是多说赞美的话、常说好话。一个人能够用心做到面无瞋、口无瞋,这也是做人很重要的修养。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