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20~29)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20)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4 能照释迦佛教导去依法依戒 提要: 能照释迦佛教导去 “佛语诸比丘”,今天讲的YIN戒摄修,主要是对出家众讲的,所以要求比较高。因为他们已经出家了,不存在夫妻关系。他们已走上断YIN欲的道路,为的是了脱生死。能够照释迦佛的教导,依法依戒修行,就是一个好比丘。 犯错误的出家众,如果悔改转变, 出家人有时候也会犯错误,或者因为无知,或者没有按照释迦佛教导去做。这些出家人还是有希望的,因为他们可以广大地学佛法,接受释迦佛的教导,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仍然可以转变过来。转变过来,佛教就有希望,他们仍然是居士们学习的榜样。 比丘戒居士不能听, 今天这个法并不是讲比丘的戒律,比丘戒律不公开的,居士们不能看也不能听,所以比丘诵戒的时候,居士应该远远避开。佛弟子一切都要遵照释迦佛的教导,因为释迦佛的教导是正法,全世界都非常崇敬。 关于“YIN戒摄修”,居士们听了也会有好处,只有一种人听不进去,因为这种人会发生误解而说反话:释迦佛对比丘说的这些话,在家居士有必要听吗?难道要我们夫妻不恩爱?要我们断绝夫妻关系修清净?难道要每个家庭都不生孩子,每对夫妻都到庙里去当和尚啊?发生这种误解的人恰恰说明他是执着家庭的自私、小我,特别强调夫妻中的YIN爱,心胸很难开阔。 有人听不进佛法的戒律, 八十年代初,社会上的人才学校,请我去开课讲“禅定与心理导引”。我讲佛教禅定,总要阐明一些佛法的道理。别人告诉我,有个学员听了我的话很不以为然,说:“傅老师教禅定,有什么功法就拿出来。讲得这么多,又叫我们不要喝酒,男女之间要保持一点距离,我这个人就是离不开女人和喝酒。”只有这种人听不进去。 YIN戒摄修能使人心胸开阔,身体健康 佛对比丘的要求,我们居士听了好处也很多。能使你心胸开阔,身体健康,家庭和睦,还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关心群众。我原先认为:这次讲YIN戒摄修,可能对老年人不太必要。你们告诉我:“很有帮助啊,听了课,我对家比较容易放得下了。”放不下就容易起矛盾起烦恼;想开一点,放得下,矛盾也少了,烦恼也少了。 家庭突出一个“我”,“我”与“我”相碰, 一个人成长以后,在工作单位人际关系所起的烦恼矛盾,要比家庭里起的烦恼矛盾少得多,家里每时每刻都会使你起烦恼起矛盾,根源就是放不下。家庭是培养我执的地方,一开口就是一个“我”。你们只要看看报上的文章,提到家全是“我的家怎么怎么”、“我的老婆怎么怎么”、“我的老公怎么怎么”、“我的儿子怎么怎么”,把广大的胸怀收缩到家这么小!最后缩到个人身上,个人就是我,“我”跟“我”会不碰吗?每个人的神经类型不同,个性、生活习惯、语言方式、思想境界也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我”和“我”相碰,那么痛苦也不可避免。随时随刻有个我,执着我,随时随刻会起烦恼矛盾。只有佛的教导,才能使你避免痛苦,才能使你解脱。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21)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4 原谅别人是慈悲心,更大的慈悲心是 提要: 原谅别人虽是美德,如果被原谅的人 人世间提倡“原谅别人就是美德”,这句话没错。我年轻时,有一次黄石的学生叫我到他家里做客,我就去住了几天。有一天他的好朋友来看他,有一句话我还没有忘记。朋友跟他讲起,他与人相处时发生的这件事情那件事情,总是说:“我还不是算了。”(众笑)意思就是原谅别人,算了。 原谅别人就能避免很多矛盾,人要善于让步,且不说你现在吃小亏,将来会占大便宜,至少你现在可以避免矛盾。可是按照佛陀的教导,原谅别人可以解决当时的矛盾,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他朝烦恼方面去发展,往往还起反作用。你原谅他,他会得寸进尺,利用你的原谅发挥他的烦恼习气。小孩子为什么脾气这么坏?难到他一生下来脾气就这么坏吗?因为妈妈原谅他、宠爱他。凡事要两面看问题,这就叫辩证。 原谅别人是慈悲心,更大的慈悲心是要 佛陀当然也主张要原谅别人,这是一颗慈悲心,可是佛还有更大的慈悲心,不光是原谅别人,还要找出他干坏事的根源,要把他根都拔掉,那不是更好吗?根源就在众生有烦恼。所以说,众生不断烦恼,靠原谅来维持平衡,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就算当时平静下去了,可是被你原谅的人并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将来会更苦,所以原谅别人还不如教育众生。 第一次原谅,第二次原谅,第三次就挨了打 佛陀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对众生进行教育。讲个故事作个启发,有个调皮的小孩,爬到树上,树下走过一个人,他就朝他小便。这个人跟小孩不计较,原谅他,一声不吭走了。小孩想:我朝人小便没事嘛。第二个人走过去,他又小便。这个人也有修养,不计较,走了。第三个人走过去,他又小便了,这个人把小孩拉下来打了一顿。这就是不教育,光靠原谅引起的后果。如果第一个人教育教育他,那么第二个第三个人走过去,小孩不至因小便而挨打。 佛陀以正法教育众生, 教育众生是以正法教育,以佛陀极其圆满的智慧教育。凡是佛陀的教育都是正法,都是为了我们生活安定、身心健康、从愚痴颠倒变为理智,只会促进人类的幸福和快乐,绝不会加深人类的痛苦。 原谅不能宽大无边, 有些人说话总是带点让人不舒服的味道。比如表示对别人的谅解,一般都是说,“没事没事,别放在心上,我不会计较的。”或者谦虚一点:“这件事也不能完全怪你。”或者再客气客气,“我有的地方做得也不好。”人们对他的看法就很好,说他风格高,修养好。有些人呢,后面再添一句,“这一次算了,下一次不可以这样了。”还有的人说得更不客气:“下一次再这样,我就对你不原谅了。”从人间的风俗习惯来看,后面几句一说人家就不高兴。 我的看法,不高兴是他的事情,后面这几句说了也有必要。为什么有人尽干坏事尽犯错误?就因为对他宽大无边。当然喽,你想善巧方便一点,免得人家听了不高兴,那么后面两句就别说了。可是你心里要明白,光是原谅不顶事,还要想办法让他下一次不再犯错误,要教育他、培养他、帮助他,事情要做得彻底,度众生要使众生变好,才是你度众生的目的。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22)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4 恋爱最无聊, 提要: 众生没智慧,往往在对别人的 所以原谅别人是美德,教育别人更重要。家庭里夫妻关系也是一样,看看报,社会上的办法就是大大提倡原谅别人,有的家庭夫妻关系比较平静一点,就是靠彼此谅解,这是世间上的办法。可是为什么很多家庭没搞好?因为社会上的人都有烦恼,包括亲戚、朋友、邻居,这些旁观者不一定有智慧,就算他有热情、关心你,为你不平,帮你说几句话,可能他出发点是好的,结果由于没有智慧,不能理解别人,起了反作用。不是这个说闲话的人坏,坏在他自己本身也没有好好接受教育,懂得太少了。 举个例子,夫妻吵架,是常有的事,有些人就是太夸大了:“你这样生活也够痛苦的了,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我看你还是离婚的好。”听了他的话,有人就真的去离了,假如不听他的话,明天也许又好了,要他这么瞎起劲干什么? 子女促使父母离婚,会使家庭矛盾加剧 还有一种怪现象,妈妈要跟爸爸离婚。本来父母的事情,儿女要想办法促使他们和睦。奇怪的是,有的儿子支持妈妈跟爸爸离婚。可能离了婚以后,儿子也支持妈妈再找一个,意思就是说我失去了亲爹,总要找一个后爹,怪现象!这些人既不能理解人,又不能谅解人,智慧浅薄,尽说闲话,促使家庭矛盾加剧。 夫妻吵架,外人不要再去火上添油 再比如夫妻吵架是常有的事,吵到后来女的要走了,女的说,“我的东西,我要拿走。”男的表面上看起来气量特别小,什么都不给她拿走,“这样东西是我买的,那样东西咱们两个钱合起来买的。”总是跟她捣乱。门外有人说:“这个男的真不像样。”你懂什么?男的故意跟她拖时间,为是让她别走。假如男的大方,“好吧好吧,全给你”,她拎着包就走了。(笑声)时间拖长了就把女的火气磨光了,男的再跟她说好话,就说得上去了。门外人没有智慧,却尽说闲话。 提高自身素质,接受佛陀的教育, 人世间,谁有这么大本事避免烦恼和痛苦?其实你把自身的素质提高提高,学习学习佛陀对众生的教育,只会使家庭和睦,烦恼减少。 男女情爱加重了心理负担,YIN爱更伤身 男女相爱以及夫妻间的YIN爱,很伤身体的。有同学提醒我,“老师,有许多事你不要说得太白。”那就举举事例吧,一般人结婚以后很快就老起来,尤其是女的生了孩子老得更快,这就证明YIN爱很伤身体的。许多人认为恋爱时期很快乐很幸福,好像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当然这个快乐也能使你心情舒畅,让你忘记烦恼的事,但是还有另一面,恋爱非但增加心理负担,使人神经紧张,身体也累啊。可是这一点人们就不说了,你尽说好的一面,能叫全面吗?那不是糊弄人吗? 恋爱最无聊, 我年轻时经常到公园里去修禅定,公园里经常看见两个人谈朋友,无聊得很,一般都在公园长凳上,男的头睡在女的大腿上。头多重啊?女的累了,只好挺着。男的很自私,平常睡在长凳上没有枕头,现在枕在女朋友的大腿上,就不肯起来了。女的无聊,去挖男的耳朵,(众笑),恋爱就是这么回事。为什么要干无聊的事?还不是由于八识田中过去世YIN爱的种子发作?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23)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4 YIN欲既“鄙”又“秽”, 提要: YIN爱使人无所顾忌,白天也不肯起床, YIN爱很伤身体啊。江苏有个地方出名的穷,那边也有我学生,有一年邀我去。我是高楼大厦也去,草棚棚里也钻。到了他家,有一天他跟我说:“老师,这儿有个邻居,骨瘦如柴,整天没精神,吃补药都没用,所有医生都看不好他的病。你是不是去看看,启发启发他,让他思想转变转变。”我就去了。他家的大门开着,进去是个厨房,厨房里也没有人,里间房门也不关。这个学生跟他是老朋友,门一推开,夫妻两个大白天还不肯下床,女的上衣都没穿,难怪男的瘦得来医生都看不好他的病,多伤身体啊! 游园陪得头昏脑胀,逛街陪得累, 经过恋爱的人都有体会,每次从公园里出来头昏脑胀。(众笑)确实累啊,心里还苦恼,最爱惜时光的人,有了女朋友也只能陪她,又不能说:“陪你出去走,多花时间。”这么说行不通的呀,只能陪喽。 首先是逛街看橱窗,你要买嘛你去看吧,可是不能不陪啊。累啊!因为橱窗外面没有凳子坐的。(众笑)一面看一面还要说话,男的只好嗯嗯啊啊,“你看,这块料子,我倒蛮喜欢的”,喜欢就买吧,“不过,”(众笑)“总有点不太称心”,不称心就走吧,还要看。看到后来,说“这块料子还是可以”,一想问题解决了,就去买吧,“再到别的家去看看”。又跑一家看橱窗,看了半天,“我今天衣料不买了,陪我去看皮鞋吧”。(众笑)做人做成这样,你不愿意也不好说话,你要说话就没老婆了。真累啊。 夫妻之间难做人,既伤身来又伤心 而且走路还要特别小心,既不能走快,也不能走慢,老婆走多快你就得多快,她走多慢你就得多慢。你累了,想走得慢一点,她说:“怎么了?跟在我后面干什么?你在等谁啊?”(众笑)气得你吐血。假如你跑在前面了,她又说话了:“一个人跑得那么快,眼里没有老婆。“(众笑)你说累不累啊?既伤身又伤心啊。这是简单举举例子罢了。 如果你能对男女的情爱稍微冲淡一点,你还能保留些身体元气。古人有的话很科学,“床上夫妻床下君子”,别太浓了。情爱太浓了,能量消耗太多,难以长寿,所以佛告比丘的话,咱们居士学学,提高些觉悟,利益也无穷啊。 YIN欲既“鄙”又“秽”,既影响人格心理, “观YIN欲鄙秽”,其实“鄙”跟“秽”是一个东西,行为肮脏,心里肮脏,就是卑鄙。肮脏的人都是卑鄙的,卑鄙也能称肮脏。如果要分开来说也可以,鄙是指人格,秽是指不干净。卑鄙的人格会影响心理健康,身体不卫生要生病。 对婚姻的“利”不要以现象 观YIN欲鄙秽,就是说YIN欲是很卑鄙很肮脏的。有人听了想不通,不信佛的人,他就要反对了,还说出反面例子来:一个人到了年龄不结婚,心理就会不正常,身体也会不健康。确实有这样的事实,我年轻时候就知道,国外有人觉得成家太烦恼了,所以他抱独身主义,据说女的比较多,到年老了都有种怪脾气。由这个事实,人家就认为结婚有好处,不结婚脾气古怪。有人还从生理健康上讲出道理来,不结婚的时候老是失眠,一结婚就睡得着了。 其实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根本不了解失眠、怪脾气真正的根子在哪里。结婚不结婚只是个现象,而不是根本。他是拿现象去掩盖根本,使很多人产生了错觉。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24)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4 男女相爱实是欲,世间人解决欲的 提要: 男女相爱实是欲,世间人解决欲的矛盾的方法是发泄, 联系到佛门里呢?有些人进了佛门做居士,他也不结婚,乃至于出家了,当然更不准结婚。为什么这些人怪脾气这么多啊?世间上的人不结婚有坏脾气、怪脾气,佛门里边不结婚有些人也有怪脾气,坏脾气,这不是跟世间上的人不结婚相同吗? 再看看另外一面呢?有些人在佛门里边,不结婚却心情舒畅,健康长寿,很少有烦恼,那你怎么说呢?如果不结婚会产生坏脾气,怎么有人结婚以后仍然是坏脾气啊?而且烦恼比不结婚时更厉害,吵得更凶,这些问题你怎么不想了? 根本的原因在于人都有欲望,爱就是一种欲,叫爱欲。谈恋爱结婚,这个欲就有一条出路。如果你不给欲一条出路,欲就要在你的心里闹矛盾。世间上解决欲的矛盾,他只通过一条路,叫发泄,以此掩饰隐患,实是智不及愚也。 修行是一种转变,在男女的欲念上, 在佛门修行就两样了,即使有的人不结婚,抱独身主义,乃至出家了,修清净梵行,却更能健康长寿,心情舒畅,区别在哪里?区别就在佛教对待欲的办法,是叫你别走世俗这条路子,换条路子去转变,从有害的转变到有利益的,从坏的转变到好的,从有矛盾的转变到没矛盾,那就没有弊端了。 世间上的发泄和心理疗法上的疏泄, 说得明白一点,世间上的路,你既然起烦恼了,你就从烦恼方面去发泄吧。包括世间上的心理疗法也是主张发泄,弗洛伊德的心理疏泄法就是叫你发泄。医生启发病人,要他把所有的委屈、创伤、心里的怨气全部倾诉出来。如果病人哭了,医生从不劝他别哭了,反而认为哭得越伤心越好。假如病人看见有护士在,他有点顾虑,医生也会叫护士走开,让他尽量发泄。他哭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哭完了,就舒服多了。 社会上人因为开放了,想尽各种办法来赚钱。前两年有个男的就想出个名堂,有些人在家里或者在老板那里闷了气,心情压抑,身体也受影响,他就自愿挨打让人出气,你“啪啪啪”一顿打,气出了,然后一身轻松,就给他钱作为报酬,当然不能给你白打啊。(众笑)确实也能解决一些问题。 假如你有了男女心,想老婆了,你这样想下去,会变相思病的,所以世间上的办法,干脆来个“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这是以满足欲去发泄欲,你仍然在烦恼的路上。 结婚就得做出气筒,忍不住更可怕,叫总爆发 我是尊重婚姻法的,不过我建议想结婚的男女青年,结婚前最好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出气筒。否则你老婆有气没有办法发泄,她的日子难过啊。还不如在你身上发泄发泄,她发泄够了,对你总有点不好意思吧。假如你说:“我不做出气筒,我也要好过一点。”那么你再去找出气筒。两个都不肯做出气筒,后果就是离婚。男女平等,好像不大可能平等到家里去,因为众生有烦恼,不是男的欺负女的,就是女的欺负男的,靠什么来保持家庭稳定?就是靠忍。发泄也要适可而止,忍不住了总要爆发,这更可怕。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25)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4 在爱慕的眼里,肮脏也看成清净, 提要: 一味的讲忍,就怕倒下去了就起不来了 比如挑砖,他的体力可以挑五十斤,因为天快要黑了,大家多挑一点,给这个人加到六十斤。这个人也能谅解,加到七十斤,仍然谅解,加到八十斤还是谅解,一百斤,心想谅解,人已经倒下去了,爬不起来了,不死掉还算你长命。哪有没有限度的要人家忍!也得给无限度发泄的人教育教育,所以要众生觉悟就得以佛法来教育众生。 在爱慕的眼里,肮脏也看成清净, 许多肮脏的东西,当你爱慕它的时候,在你眼里也变清净了。比如男的有了女朋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变勤劳了。不是干活勤劳,而是洗澡勤劳,因为出去约会,首先脸要干净,免得邋里邋遢的,女朋友看见不喜欢。真能洗得干净吗?再干净的脸,皮肤一会儿就脏了,你把鼻涕擦光,一会儿又流出来了。 现在人提倡开放,特别鼓吹女的主动。越来越搞迷惑人的东西,其实迷惑性也有限度。从前听苏州评弹,杨乃武跟小白菜的故事,小白菜长得漂亮,关在监牢里好多天都不洗脸,出来时脸又黑又脏,眼角边还挂着两粒像黄豆大的眼屎,(众笑)你还爱得起来吗? 肚有蛔虫,嘴有细菌,如果嘴巴不臭, 昨天看看报纸,有条新规定,为了维护大家的健康,规定吃中饭的时间电台不准讲人体卫生常识,特别不准讲肚子里有虫,免得人家饭吃不下去。你们见过蛔虫没有?我偶然见过,有一次大便,屁股里总有一根东西拖着,(众笑)我以为是一根青菜没有消化,拿着草纸去拉,一看,这么长一条蛔虫啊!(众笑)肚子里的蛔虫,在你睡着的时候还会爬到你嘴上来。(下面:哎哟)它在你嘴里拉了屎再爬进肚子里去,所以连嘴巴都是不干净的。 眼有眼屎,耳有耳屎,满嘴都是细菌。一个人吃了酒席,吃进去都是香喷喷的,吃完了坐车,这么多人中间他打一个嗝,“嗝——”,(众笑)周围人的都被他醺倒。别看吃进去香,一会儿就变臭了。连呼吸都是臭的,如果嘴巴不臭,为什么女青年喜欢买口香糖? 从卫生上说,恋人的亲密接触, 你对这些肮脏的东西靠拢,肯定会影响健康。举个例子,不吸烟的人,只要在吸烟的人旁边站站,危害就很大,因为烟的气味会飘进你鼻子里。和身心不健康的人长期保持亲密,你也会受到影响的,心理有心理感染,行为有行为感染。从前那些搞气功的,名义上叫发放外气帮人治病,可是听说大都也得了癌症。原因也很容易明白,既然你的外气能进入他体内,那么病人体内的病气也可以进入发功人的体内。恋人之间的亲密接触,或者说夫妻同床,还不是互相感染?这是从健康卫生上来说。 艾滋病从YIN欲来,害人不浅, 艾滋病非常可怕,病人也非常可怜,到现在还没有办法。艾滋病起源大家都知道,是从男女的YIN欲中来,很容易传染到孩子身上,孩子这么小,根本没有干过什么乱七八糟YIN欲的事情,结果这么多的孩子成了牺牲品,害人不浅啦。所以古人把男女的YIN欲看成是盗精吸血。 培福的长寿,消福的短命 从前一般女的比男的长寿,我们佛门里也是老太太比老头子多得多。这种现象分析下来,我看主要原因是两点,一点,过去旧社会男的回家,两只脚翘起来看报纸,女的操劳家务,在厨房里起早摸黑。女的培福,就长命;男的享福,就短命。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26)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4 有浓浓的情,必有苦苦的药 提要: 在夫妻生活中,最败坏身体,最易在 还有一点,人们不大想说,可是为了要说明YIN欲危害性,就必须要说。夫妻生活中最败坏身体的就是男女YIN欲,这种事情一般总是男的主动,而且其中的矛盾特别多,痛苦也特别厉害。夫妻在欲的需要上能相同吗?所以夫妻经常闹矛盾,大家不高兴。假如女的性欲比较淡,男的比较浓,女的就很苦恼。假如女的身体越来越坏,想爱护一下身体,有时候不能满足男的要求,男的就生气了,因为做了夫妻,达不到他的要求。假如女的性欲比男的浓,男的不早死才怪呢。假如女的体谅男的身体,结果就造成自己精神上的压抑。现在呢,一不对就离婚。所以这方面的矛盾、痛苦、烦恼多得不得了。 夫妻之间总有满足不了的时候, 有的男的在外面一心创业,没时间陪老婆。女的难受啊,多心病发作,偷偷的检查男的肩膀上有没有长头发,脸上有没有红印子。男的在外面够辛苦了,回家一吃完晚饭,把衣服一脱,倒在床上被子一盖,“呼——”睡着了。在老婆面前一句好话也没说,只听到你的呼噜声,即使你待老婆怎么好,你有钱,女的也不满意,不跟你怄气才怪。那你还得要满足女的要求,一面打瞌睡,“你好吗?”(众笑)“呼——我很疲劳。”你在没有睡着前还得振作精神,给她浓浓的情。夫妻就是过这样的日子。所以奉劝浓浓的情稍微淡一点,浓浓的情跟苦苦的药连在一起的,(众笑)有浓浓的情必然要吃苦苦的药,这还是说说生活。 人体实是粪器,自己一个 再往里边看呢?“粪器死猪肠”,五十年代我在上海佛教青年会听一位老居士讲:“观女的为粪器,观男的为死猪肠。”其实都一样,女的肚子是装粪的粪桶,男的肚子里的粪也不见得香啊。每个人都有肚皮,每个人都有肚肠,肚肠都是脏的,不管男人女人,都是人皮包的粪桶,那么你去抱吧。 有人说“即使是粪桶,可我看不见里边的粪。”你在粪桶外面能看到里边的粪吗?从前上海家家户户每天早晨要倒粪,清晨拉粪车的人,一声“倒——”,女的都起来倒马桶。所以有支歌描写城市里的生活,“粪车就是报晓鸡”。马桶盖一打开,臭死人了。粪便要是香的话,何必发明抽水马桶?即使你看不到肚子里粪的臭,你放出来的屁总是臭的。每个人都讨厌人家放屁,古时候秀才说了一句:屁乃肠内之气,岂有不放之理?(众笑)自己一只粪桶还不够,还娶一个老婆,变了两只粪桶,臭得热闹。 听了不净观,俩老夫妻都开悟了 从前有两老夫妻听法师讲不净观,听完法回去,女的到房里搬出一只漂亮的花瓶,花瓶上插了一支花,走到丈夫面前:“老爷,你看这个花瓶好看吗?”老爷说:“很好看。”“美吗?”“很美。”“你爱吗?”“我很爱。”女的拿出棍子朝花瓶一敲,花瓶里装的全是粪,溅得老爷袍子里全是。老爷不高兴了,“夫人,你今天疯啦?把粪装在花瓶里,还打碎了,弄得我身上都是肮脏。”夫人说:“老爷,你这么爱我的身体,你不知道我就是这只花瓶,里边装的都是粪啊。”老爷听到这话也悟了。还是夫人先悟,老爷后悟,所以别小看女的,谁说女子不及男?开悟不分男女。 医生给美女开刀,从未发现美女的肠子是 “死猪肠”,猪肠里都是粪便,可是有些人特别喜欢吃“大肠粉丝汤”,吃装粪的肠子还吃得很香啊。说“粪洗干净了”,洗得干净吗?肠子都浸透了粪便的成份,再说肠子就是靠粪便的营养长出来的。天下没有一个医生给美女开刀,会发现美人连肠子都美的,美人连肠子都香的,花痴也不会颠倒到这么程度! 男看女,女看男,都要作“枯骨断肉想” “枯骨断肉想”,说:“观男的为枯骨,观女的为断肉”,这么分开来说也可以,合起来还不是一样?每个人都有枯骨断肉。有一种人由于他前世修行的因缘,眼睛能够看到你里边的骨头,所以能看到人里边白骨的人,这个人不大想结婚的。人都有一堆白骨的架子,X光一拍就知道,一个人睡得不好,却再去抓一个骷髅来陪我睡?吓坏了! 猪八戒把白骨精看成小姑娘,孙悟空看小姑娘实是白骨精, 《西游记》里猪八戒愚痴,看小姑娘以为真是小姑娘,还起爱慕心,孙悟空有慧眼,从外看到里,看出小姑娘实是白骨精!如果你要断男女的YIN爱,不想卷入爱情里去,你只有这么修,看一个是白骨精,再看一个也是白骨精!不信的话,古代的美女西施,你把她从黄土里挖出来看看,还不是白骨!娶白骨做老婆,真是想不通啦。 “断肉”,肉都是一块一块拼起来的,连在一起看就是一个整体。有的人在外形上就可以看出来,古人有句话形容:这个人满脸的横肉。肥胖人的肉,有的确实是肉,称为壮,有的是肥,实是人皮包的猪油啦。 “胜夜叉狱卒”,男女YIN爱,胜过夜叉狱卒,夜叉就是饿鬼!这个鬼能够在空中飞行。讲到这儿,你们心里会想太可怕了。太可怕了今天就别讲,明天再讲。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27)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5 深受婚姻痛苦的人,又不敢摆脱这个痛苦, 提要: 沉溺在一切都“有”的享受里的人, 《四根本修心要门》第一个就是《YIN戒摄修》,有人说听下来要求非常高,那就看你对自己修行的要求喽,如果你修行要求很低,你会觉得这样的要求太高了。比如你光求人天福报,你听了这些法,心里就不是一个味道,因为你对享受人天福报的欲望放不下。所以你听听也害怕,想想也苦恼,你感觉到这样我将失去一切,那我还有什么快乐?你沉溺在现在一切都“有”的享受里,一旦失去必然会感觉到难受、痛苦,这都是觉悟很低人的想法。 放下了一切,这种什么也没有的快乐, 其实你怎么会知道失去你欲望的一切就会没有快乐呢?你失去一切的日子还没有来,过去也没有来,现在你又放不下,也不会来,以后还没有来,更不知道了,所以世间上的人看问题都是凭主观。恰恰放下了一切,这种什么也没有的快乐要比什么都有的快乐好得多。 深受婚姻痛苦的人,又不敢摆脱这个痛苦, 拿婚姻来说,即使婚姻很痛苦,想摆脱吧,可是又不敢摆脱,因为我还是有婚姻的家呀,虽然痛苦,婚姻的关系总是存在,至少我旁边有个人啊。如果摆脱了,我连这个痛苦的婚姻都没有啊,旁边也没人了,这个日子咋过呢?这就掉在矛盾之中,带着痛苦没完没了。有人摆脱了婚姻的痛苦,开头难免有点不适应,本来两个人现在一个人,总有点难受,人总有感情,可是慢慢感情冲淡了,也就忘了,慢慢觉得一个人还挺自在的,至少没人管了,也没人给我发脾气了。然而凡夫在这种痛苦摆脱以后,他又打妄想了,想再去找一个。意思我上次买了奖券没中头奖,这一次可能会中,结果又跑到婚姻介绍所去,人世间就是这么回事。 要求高,不等于永远不需要, 所以你要求低,当然你听到要求高的法就觉得有点不适应、听不进去。我就是想有、有、有,想有房子、有妻子、有儿子、有车子、有金子,我还要全世界旅游,我就是求人天福报的,现在叫我放下,所以想:这种法不是我学的,这是出家人学的,老师偏偏叫我们也听。那么你今年不想出家,明年想不想出家?“估计明年也不会”,十年以后呢?“也不会”,那么你来世想不想出家?“来世换了个人我怎么知道?来世有来世的因缘,也可能不出家,也可能想出家。”那么今天先给你教育教育,在八识田中种下一点觉悟的种子,那不是更好吗?你又不是今天不需要,就永远不需要。这都是自己欢喜的就接受,不欢喜的就抵住。 将来要出家,要当个好比丘,要证果了生死, 如果你要求高一点,将来要出家,那你今天就听听;你出家以后要当一个好比丘,那么今天更应该要听啊;或者你要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要了生死,要证初果乃至四果,那你更应该要听啊。所以今天讲的虽然要求高,没有不听的理由。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28)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5 在家修行还是要求高一点好, 提要: 魔王就是要使佛弟子离开佛的教导, 只有一种人不想听,也听不进去,因为他的欲望特别强烈,满脑子想享受五欲,追求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以五欲享受为人生的快乐为人生的目的,在五欲享受里迷惑、泛滥。魔王要使佛弟子离开佛的教导,成为魔子魔孙、魔的眷属、魔的伴党,他就是叫你要享受,要贪求五欲的快乐。所以佛法,众生都需要也都喜欢听,唯有魔王反对。 七众弟子要求虽不同, 要求高对我们有好处,只要你努力就好,做不到也不会怪你,所谓“做到有功,做不到无过”。七众弟子生活环境不同、阶层不同,当然要求也不同。好比一个孩子还小不懂事,看见客人来,他傻乎乎看着,父母客人总是不计较,也不能说他有什么过错。还有一个孩子呢,他看到爸爸妈妈对客人很有礼貌,他就跟着说:“你坐,坐,坐。”那不是更好吗?你做到有功,做不到无过,要向上努力。放弃提高必然会下堕,“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家修行还是要求高一点好,否则“饱暖思YIN欲”,根本不再想出家了 在家生活我是看得多了,年轻时候天真烂漫,烦恼比较少,心地比较纯洁,过去世的善根发生作用了,喜欢礼佛、诵经,还想要出家。往往越长大越不像样,经也懒得唸了,修行地方也不去了,出家根本不想了,在家生活到底是能使你上进还是下堕啊? 所以在家同学对自己还是要求高一点好,至少你能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如果不这样要求的话,古人说:饱暖思YIN欲,每个家都有夫妻关系,就算你是子女,也是爸爸妈妈通过夫妻关系把你生下来的。由此可见,众生都是因为贪求男女的YIN爱而出生的。出家人不结婚,不贪求男女的情欲,也没有夫妻关系,像这种生活就不能叫在家生活,没有夫妻的生活能够叫家庭吗? 家是生死的根源,能把什么都空光的, 在家是生死的根源,在家里修行能够成就,能够了脱生死的有几个?我知道一个,那就是维摩诘,因为维摩诘居士什么都空光了。可能你们还会举出几个例子,比如说傅大士。前几个月看到一本书,专门介绍佛教的大德高僧,有傅大士名字。我一看,原来傅大士也讲:儒教道教佛教本是一家。佛弟子连儒教道教都空不掉,能了脱生死吗?佛弟子中还有人在学儒教、道教、气功,这叫大杂烩,好比北京动物园里的四不像。(众笑) 男女青年在甜爱路上走来走去, 你有了男女情爱的追求,你这一辈子浪费了多少时光?谈朋友的时候,逛马路、吃点心、聊天……,一个说:咱们坐车吧,快一点。另一个说:还是走走好,走走时间长一点,你这么着急干什么呢?是不是你不想多陪我一点时光?就这样走走聊聊,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上海有条“甜爱路”,一对男女青年在甜爱路上走来走去,(众笑)不知道浪费多少时光?他们讲的话有意义吗?全是在胡扯。 谈情说爱还不如去看莎士比亚戏剧: 不要以为我空口说白话,我当年陪女朋友出去也不大说话,(众笑)就是陪陪。可是我做过社会调查。我家里来了一对男女朋友,我女的叫我送送他们,他们说:别送了别送了。当然他们讨厌我送,(众笑)我以为他们客气,还是跟在后面送。看他们讲得特别起劲,我倒感兴趣了,悄悄跟在他们背后听。(众笑)我实在不想听下去,也就扭转屁股走了。一个问:“为什么南瓜本地称为饭瓜?”一个说:“不知道。”“因为他们把南瓜当饭吃所以叫饭瓜。”(众笑)听这种话还不如去看莎士比亚的戏剧,那倒还有点意义。莎士比亚戏剧里有这么一幕戏,一个坟墓里抓出两个骷髅头,说:“看你们两个骷髅头还会打架吗?”(众笑)这倒有点佛法的气味。冤亲平等,死了以后还会打架吗?死了不能打架,那么活着何必打架呢?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29)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5 几十年来浪费了多少时光, 提要: 高兴时面对面,气恼时背对背, 这还是无聊的时候,那么高兴的时候更是说个不完,气恼的时候呢?虽然不说话,可也是分不开,只能板凳上两个人背对背坐着,走也不走,话也不说,这叫冷处理。浪费时光啊!(笑声)实际上他们心里很痛苦,不光是怄气痛苦,还有一个痛苦,一个想:已经气了半个小时了,还不跟我说话;另一个也想:我等你说话,你怎么还不说话?就这样你等我我等你。 婚前大病一场,婚后忙供新娘 一结婚,这个时光浪费得更是不得了,伤精神伤身体啊。布置新房,要一两个月啊,弄得筋疲力尽,这种结婚还有什么味道呢?真是!结婚那天等到客人走了,新郎新娘个个头昏脑胀,累啊真累啊,好像大病一场。 结婚以后更浪费时间,像犯人被管制。比如你来学法学禅定,已经半个月一个月了,“老师我日子到了,我要回去了”,什么日子到了?“初八是我结婚日,今天初六了”,初八这儿要集体诵经供佛,“我不能等了,我还得回去买点礼物供新娘!” 一个要早起修禅定,另一个就把你按到被窝里,还喜欢听你说“不起来,不起来” 有了新婚妻子,你本来习惯两点钟起来修禅定,“干嘛呀?”(笑声)旁边有管你的人了。“我睡不着起来坐一会儿。”刚刚坐起,“你干啥呀?”湖北话叫“么事啊?”(众笑)新娘子气啊,你以这种态度对待我,一把把你按到被窝里去。新娘子喜欢这么一个老公,新娘子叫他起来,老公要说:“我不起来不起来。”(众笑) “一寸光阴一寸金”,哪有这么便宜货? 讲起床头话贪瞋痴更是泛滥,乱七八糟什么都有,儿子听了媳妇的床头话会去打妈的耳光,床头会有好话吗?卑鄙、自私、不清净、肮脏的话都会讲出来,反正没有第三者听到,床头话都是咬耳朵的,(众笑)这叫享受吗?就算你认为是享受,也是用生命的时光换来的!从前古人还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就是日影移动一寸的时候,这点光阴值一寸的黄金,这是比喻呀,哪有这么便宜货?所以古人又说:寸金难买寸光阴。 几十年来浪费了多少时光, 生命的时光已经非常短促,还要大量的浪费,说起来,“修行真难啊”,那么当然成佛更难了。你不看看你几十年浪费了多少时光?所以我前几天跟你们讲过:婚姻的婚字,女字旁加一个昏头昏脑的昏,意思你旁边有个女人陪着,必然昏头昏脑。当然对女人来说,就是旁边有个男人陪着。恋爱结婚全是昏头昏脑,既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光,又不珍惜对方的生命时光。当然你生活需要的时光你还得要花费,但不应该浪费呀!你浪费了这么多生命时光,为什么不把这些时光贡献给佛陀的事业呢?不客气的说一句,你是个不想做贡献的佛弟子,宁愿把珍贵的生命大量消耗。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修行的比丘是个好比丘
·能照释迦佛教导去依法依戒修行的比丘是个好比丘
·犯错误的出家众,如果悔改转变,佛教仍然有希望,他们仍然是在家
众的好榜样
·比丘戒居士不能听,“YIN戒摄修”居士学了好处多
·有人听不进佛法的戒律,因为他离不开喝酒和女人
·YIN戒摄修能使人心胸开阔,身体健康少烦恼,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关心群众
·家庭突出一个“我”,“我”与“我”相碰,所以烦恼矛盾也多,痛苦也多
依法依戒修行的比丘是个好比丘
佛教仍然有希望,他们仍然是在家众的好榜样
“YIN戒摄修”居士学了好处多
因为他说他离不开喝酒和女人
少烦恼,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关心群众
所以烦恼矛盾也多,痛苦也多
要找出罪恶的根源,所以教育比原谅更重要
·原谅别人虽是美德,如果被原谅的人得寸进尺,向烦恼发展,就起了
反作用
·原谅别人是慈悲心,更大的慈悲心是要找出罪恶的根源,所以教育比
原谅更重要
·第一次原谅,第二次原谅,第三次就挨了打
·佛陀以正法教育众生,为了使众生由愚痴转为理智
·原谅不能宽大无边,使众生变好,才是度众生的目的
得寸进尺,向烦恼发展,就起了反作用
找出罪恶的根源,所以教育比原谅更重要
为了使众生由愚痴变为理智
使众生变好,才是度众生的目的
是八识田中过去世YIN爱种子的发作
·众生没智慧,往往在对别人的热情、帮助、说闲话中起了反作用
·子女促使父母离婚,会使家庭矛盾加剧
·夫妻吵架,外人不要再去火上添油
·提高自身素质,接受佛陀的教育,会使家庭和睦,烦恼减少
·男女情爱加重了心理负担,YIN爱更伤身
·恋爱最无聊,是八识田中过去世YIN爱种子的发作
热情、帮助、说闲话中起了反作用
会使家庭和睦,烦恼减少
是八识田中过去世YIN爱种子的发作
既影响人格心理,又使生理上百病丛生
·YIN爱使人无所顾忌,白天也不肯起床,骨瘦如柴,医药无方
·游园陪得头昏脑胀,逛街陪得累,可又不得不陪
·夫妻之间难做人,既伤身来又伤心
·YIN欲既“鄙”又“秽”,既影响人格心理,又使生理上百病丛生
·对婚姻的“利”不要以现象去掩盖根本,造成错觉
骨瘦如柴,医药无方
可又不得不陪
又使生理上百病丛生
去掩盖根本,造成错觉
矛盾的方法是发泄,以此掩饰隐
患,实是智不及愚
·男女相爱实是欲,世间人解决欲的矛盾的方法是发泄,以此掩饰隐患,
实是智不及愚
·修行是一种转变,在男女的欲念上,是把鄙秽的YIN欲转变成清净修行的欲
·世间上的发泄和心理疗法上的疏泄,仍然是在满足你欲望的烦恼路上
·结婚就得做出气筒,忍不住更可怕,叫总爆发
以此掩饰隐患,实是智不及愚
是把鄙秽的YIN欲转变成清净修行的欲
仍然是在满足你欲望的烦恼路上
但当你觉察到肮脏时,也就起不了迷惑
·一味的讲忍,就怕倒下去了就起不来了
·在爱慕的眼里,肮脏也看成清净,但当你觉察到肮脏时,也就起不了迷惑
·肚有蛔虫,嘴有细菌,如果嘴巴不臭,为什么喜欢买口香糖
·从卫生上说,恋人的亲密接触,夫妻同床,都是相互感染
·艾滋病从YIN欲来,害人不浅,所以古人把男女YIN欲看成是盗精吸血
·培福的长寿,消福的短命
但当你觉察到肮脏时,也就起不了迷惑
为什么喜欢买口香糖
夫妻同床,都是相互感染
所以古人把男女YIN欲看成是盗精吸血
·在夫妻生活中,最败坏身体,最易在矛盾中产生压抑、痛苦、烦恼的就
是YIN欲
·夫妻之间总有满足不了的时候,所以有浓浓的情,必有苦苦的药
·人体实是粪器,自己一个粪器已够臭的了,何必再娶个粪器凑热闹
·听了不净观,俩老夫妻都开悟了
·医生给美女开刀,从未发现美女的肠子是美的香的,花痴也不会颠倒到
这个程度
·男看女,女看男,都要作“枯骨断肉想”
·猪八戒把白骨精看成小姑娘,孙悟空看小姑娘实是白骨精,西施再美,
黄土里还不是一堆白骨
矛盾中产生压抑、痛苦、烦恼的就是YIN欲
所以有浓浓的情,必有苦苦的药
粪器已够臭的了,何必再娶个粪器凑热闹
美的香的,花痴也不会颠倒到这个程度
西施再美,黄土里还不是一堆白骨
摆脱了挺自在的,却又想再去找个冤家
·沉溺在一切都“有”的享受里的人,一旦失去,必然会感到难受、痛苦
·放下了一切,这种什么也没有的快乐,要比什么都有的快乐好得多
·深受婚姻痛苦的人,又不敢摆脱这个痛苦,摆脱了挺自在的,却又想再去
找个冤家
·要求高,不等于永远不需要,可以先在八识田中种下觉悟的种子
·将来要出家,要当个好比丘,要证果了生死,要求虽高,没有不听的理由
一旦失去,必然会感到难受、痛苦
要比什么都有的快乐好得多
摆脱了挺自在的,却又想再去找个冤家
可以先在八识田中种下觉悟的种子
要求虽高,没有不听的理由
否则“饱暖思YIN欲”,根本不再想出家了
·魔王就是要使佛弟子离开佛的教导,去贪求五欲的快乐,所以魔王反对
佛法
·七众弟子要求虽不同,但放弃提高,必然会下堕
·在家修行还是要求高一点好,否则“饱暖思YIN欲”,根本不再想出家了
·家是生死的根源,能把什么都空光的,只有维摩诘居士,傅大士竟然连
道教儒教都空不掉
·男女青年在甜爱路上走来走去,讲话全是胡扯,不知浪费了多少时光
·谈情说爱还不如去看莎士比亚戏剧:两个骷髅还会打架吗
去贪求五欲的快乐,所以魔王反对佛法
但放弃提高,必然会下堕
只有维摩诘居士,傅大士竟然连道教儒教都空不掉
讲话全是胡扯,不知浪费了多少时光
两个骷髅还会打架吗
只因为恋爱结婚昏头昏脑
·高兴时面对面,气恼时背对背,等着冷处理熬痛苦
·婚前大病一场,婚后忙供新娘
·一个要早起修禅定,另一个就把你按到被窝里,还喜欢听你说“不起来,
不起来”
·“一寸光阴一寸金”,哪有这么便宜货?实在说“寸金难买寸光阴”
·几十年来浪费了多少时光,只因为恋爱结婚昏头昏脑
等着冷处理熬痛苦
实在说“寸金难买寸光阴”
只因为恋爱结婚昏头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