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40~49)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40)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7 修行人要不受迷惑,也不要去迷惑人, 提要: 打扮化妆全是勾,哪怕看到了就离开, “言视”,视就是看。从前我在医院里,我讲心理治疗讲得很生动。有一次,有个年轻人想通过我的学生来拜访我,我学生跟他说:你这条裤子要换一换,否则傅老师看见了会不高兴的。因为那个时代流行小裤脚管,奇装异服,我就看不惯。 有次上课,我发现有个女孩子头发里边耳垂上亮晶晶的,那个时代很少见这种玩意,搞得大家都注意她,也扰乱了我的讲课。打扮、化妆全是钩子,目的就是吸引你。你被这种美色一勾住就离不开了。哪怕你看到后再离开,最后还被它牵过来。 有条小鱼,回到它妈妈那里,妈妈就跟它说:“孩子啊,你回不来了,妈妈非常伤心,因为你回来的时候拖了一条长线。”原来它吞了鱼饵,被鱼钩勾住了,时候一到,长线一拉,就被勾上来了。有许多小伙子回到家里痴痴顛颠的,妈奇怪,“孩子你怎么啦?”“妈,我不舒服”“啥个病啊?”又不好说是相思病。你别看男女青年一对一对这么高兴、亲热地转来转去,原来是在参加面具晚会,戴了假面具跟你跳舞,谁知道里边是什么脸?也许是麻子、扒牙、(众笑)丑八怪。你不信,不妨等她把脸上的化妆洗干净,看看是什么模样。做人要正派,何必假装呢? 年轻人成家,我主张正派一点。年轻人要谈恋爱,就干脆跟你的朋友讲清楚:“我脸上有麻子,要就要,不要就算了。”这样做生意老少无欺。 笑脸一收,脸就不好看, 现在有个风气就是搞假,不假会上当吗?你们如果要看真面貌,别在她笑的时候看,脸上一笑像朵花,为什么不能这么看?因为一个人笑过了就不笑了。你说“我要娶一个从早笑到晚,天天脸上像朵花的美姑娘。”没有的,婚姻介绍所也找不到,如果真要找,到精神病院去找去。(众笑)当她笑脸一收,你再看她的脸,都是普普通通。而且有许多姑娘,不笑的时候特别难看,还有的更糟,笑的时候比不笑还要难看。(众笑) 修行人要不受迷惑, 为什么会这样迷呢?因为有了情啊。有情流转生死就是一个情。有了情再加上爱,所以叫爱情。我们这儿男同学不穿西装,要穿也只能作为一件衣服穿。不准戴领带,为什么?因为你头颈里套根绳子,(众笑)我害怕啊。我们的女学生没有一个化妆的,她们天真烂漫。如果来了一个化妆的,我们就觉得怪,一看就知道世俗里来的。你们假如十有八九全都化妆,有一个不化妆,她过两天也化妆了;如果你们全都不化妆,有一个化妆的,过两天她也不化妆了,她不好意思啦,看看你们像人,自己像妖怪。(众笑)你们的嘴唇都很正常嘛,涂了口红,照照镜子怎么变了鸡屁股了?(众笑)所以希望我们修行人不要受男女的迷惑,也不要去迷惑人家,修行人要有修行的道德,宁搅千江水,勿搅道人心。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25 皈依僧是皈依贤圣僧,佛法将来要灭, 提要: 我们都应该亲近出家僧众, 今天讲“往来履锋刃”,刃就是刀锋。四众弟子戒律有所不同,出家跟在家戒律就不同,佛对出家弟子要求高,比丘两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居士只有五戒,从数字来看,比丘戒是居士的五十倍。我们都应该亲近出家僧众,因为他们修行比我们清净得多,佛对他们要求高,在他们身上有戒的功德,所以戒香扑鼻。 没有恭敬心,心就不清净, 我们亲近三宝,佛宝是指释迦佛,每个寺院大殿都供有释迦佛。同时也要亲近十方佛,有的大殿两旁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还有的大殿供五方佛。你要清净就要具足恭敬心,没有恭敬心你心就不清净。哪种人没有恭敬心?傲慢的人,无知的人。无知难免会包含着傲慢,因为他不知道、不求知,也不肯虚心学。 善知识代佛宣说,不可违背释迦佛的法, 法宝,是指释迦佛讲的法。十方如来天天在讲法,可是我们听不到,他方净土的经书也没有飘过来。菩萨也天天在讲法,例如五台山上空,文殊菩萨天天给一万位菩萨讲法,我们听不到,我们只能看到释迦佛留下的经书,听到善知识给我们讲法。 善知识必须是代如来宣化,他讲的话不能违背释迦佛的法,如果离开佛经一个字,即非善知识,释迦佛说过,离经一字就是魔说。所以讲经必须按照经文的意义讲,如果你曲解经文,把经文的意思随心所欲地乱讲,或者经书上没有这个话,你说有,那不光是谤法、乱法,而且是灭法,罪非常重。 不听释迦佛讲的法,这就贬低了释迦佛的法 今天我们还有福气,能够听到释迦佛的法。释迦佛讲的法跟十方如来讲的法一个模样,平等平等,因为都是圆满无漏,既然圆满无漏,当然不会有差别。如果你认为,释迦佛讲法比其他佛更殊胜,或者他方佛讲的法比释迦佛更殊胜,不仅你不懂佛法,而且背罪过。 多年前我在四川讲《普贤行愿品》,大家听得很高兴,要求我整理出来寄给他们。后来我花时间整理出来,有人本来很喜欢听法,从心里赞叹:老师讲的《普贤行愿品》很好,现在寄给他,反而不要了,因为他听到一句话“真正要听法,要到极乐世界去听”。难道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法第一等,释迦佛的法第二等?皈依了三宝,如此贬低释迦佛的法,还不知道背罪过! 经典里释迦佛从来没有说过:我讲四十九年法,你们都可以不听,你应该往生极乐世界去听阿弥陀佛的法,比我殊胜百倍。十方如来都赞叹释迦佛,正好像释迦佛也赞叹十方如来,平等平等,佛讲法哪会有差别? 皈依僧是皈依贤圣僧,佛法将来要灭, 皈依僧是皈依贤圣僧。本来出家比丘僧都应该成为贤圣僧,可是末法时期众生不听佛的教导,就好比你们当学生不听我的话,我也苦恼。可是我又不能退心,退菩提心犯根本罪,我是不敢的呢。昨天给你们讲开示时提到:老师像一支蜡烛,照亮了学生燃烧了自己。我放下了自己的成就,为了让你们成就,你们再不成就,我不是赔本了?也白照亮了。爸爸给孩子点了一支蜡烛让他晚上要温课,孩子却去打游戏机,那么蜡烛完了,成绩也没有。佛法将来灭,我看这也是一种灭的现状。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42)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25 世俗的污染太多了,众生迷茫, 提要: 出家了,都应该走清净的道路, 出家了,都应该走清净的道路,成为贤圣僧,将来证初果二果,乃至证四果阿罗汉。证了果叫圣僧,正走在证果这条路上不断前进的叫贤僧。皈敬颂里说“诸佛正法贤圣僧”,皈依僧是皈依贤圣僧。 现在末法时期有人简直好笑,还到假和尚那里去皈依,那么他是假和尚,你是假弟子。假和尚拿居士们供养的钱去喝酒吃肉,养老婆儿子,有的根本没有受戒,有的受了戒不懂戒,有的为了搞名利把戒都犯光了。居士供养钱是作为你修行的道粮,而不是供你发财享受,所以皈依前要看看清楚,不要听他口头上说“我是僧宝”,就相信他。贤圣僧才叫僧宝,虽然我们很难知道他到底是不是贤圣僧,至少应该要观察到他很清净。现在是末法时期,降低要求,找个戒律清净的比丘僧授皈依,这是最低的要求了。 靠近谁,就会受谁的精神感染,世俗的污染太多了, 如果他是犯戒、搞歪风邪气的,你拜他为师,那么你也跟他学犯戒、学歪风邪气、学邪知邪见?从前清定上师常讲:“师父喝酒,徒弟也喝酒;师父抽烟,徒弟也抽烟;师父说假话,徒弟也说假话。”你说“我不跟他学。”只要靠近就会有精神感染,受了精神感染你还不知道,慢慢就被同化。到时你还会讲“我师父就是这个样子,我跟师父学还会错吗?” 精神感染很厉害的,从前有人在朋友家里住了三天,朋友有个坏习惯,没说两句就要缩鼻子。这个人回去以后,别人发现他也成了这个样子,就说他“你怎么也学了?”“我没学”,没学也会。 所以你们小住同学回去以后要特别小心,你们在外边受世俗的染污太多太久了,你们还在迷茫里,不知道那是下三恶道的路。 进了佛门又到不清净的地方去, 佛一再说不清净的地方不要去,出家人两只脚不踩在肮脏的地方。如果你买的是一张清净的票,能到净土,如果你买的票不清净,能到净土吗?方向不对呀。不管去哪位菩萨哪尊佛的净土,都要清净。有的人在世俗里已经混到头发白了,说句实话,如果你们将来头发银丝色,也许你们在修行,如果头发灰溜溜的,黑不黑白不白,我看你修行没修好,因为你一只脚在佛门,一只脚在三恶道。 你们不像样,我病也好不了, 环境是重要的条件,家是罪恶的温床。你们常住的老同学在这儿挺好,因为有大众加持。一走进城市,进入世俗环境,差不多都不像样。你们不像样,我这个病会好吗?看了怄气啊,要么眼不见为净,可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也不可能这么做。 昨天下午给你们讲法,晚上就很难睡得着,我大起恐慌,因为睡不着,我这个病就麻烦了,后来总算慢慢睡着了。我多说话,三叉神经就要疼,本来说好今天休息,可是今天想想还是要讲,事师组不同意,我就跟他们说好话。我心软,肠子也软,合起来叫心肠软。(众笑)这么多小住的远道而来,我多多少少要讲一点吧?不能够视而不见,所以我连眼不见为净都很难做到。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43)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25 修行人离欲才清净, 提要: 修行人离欲才清净, 从修行来说,在家居士要求放宽,四根本戒,居士以杀戒为首,出家弟子以YIN戒为第一,为的是要断生死根本。男女相爱,夫妻的YIN欲,就是生死根本。修行人离欲才能清净,不是你认为自己是好人就是好人,你认为自己很清净就是清净,要看你离欲了没有。佛说“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你们个个想当老板,开厂、开公司,死了是不是也想当老板?你即使当一个鬼老板,你也是一个鬼啊。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就是钞票,你们花费了生命的时光去赚钱,就等于在粪缸里捞钞票,所以要离开五欲。 在家贪欲,财为第一, 在家人财色名食睡,财为第一,有说:时间就是金钱。金钱可不等于时间,把遗产交给儿女,会出好儿女吗?你们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呢?以后你们跟我来求加持,希望你们不要求发财的加持。从前有人做生意不行了,来求加持,说“我还有债没了,总要赚点钱,债了结了,我就来修行。”后来好起来了,再也不想来了。说句笑话,如果我有本事,我会做恶菩萨。说“老师你不慈悲啊”,我很慈悲,你到我这儿来吃饭,我不要你钱。真叫天上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要钻。 出家离欲,色为第一,去供养外面搞女人的假和尚, 出家人要求更高了,非但财色名食睡要离开,色声香味触也要离开。色、声、香、味、触,色为第一,色范围比较广,可是男女的色最厉害。其实女孩子的青春美貌远远比不上她穿的裙子,青春美貌过了二三十年就老了,裙子挂在墙壁上过二三十年变化也不大。现在女孩子都靠穿时装打扮,我劝你们别娶老婆了,你既然喜欢这种美,干脆到百货公司买条裙子挂在墙上天天看看。 在家人上有父母下有妻儿,所以在家人的YIN戒是指邪YIN,出家人的YIN戒,正YIN邪YIN全要断光。假如你们去供养外面搞女人的假和尚,你等于把他们推向地狱,因为他们搞女人的钱是你供养的。佛弟子别那么残酷,要修修慈悲心,何必利用供养把他推向地狱呢? 身不出家,心出家,那样才叫居士的修行 今天讲的四根本摄修,主要是针对出家同学说的,在家弟子也可以听。要求高,居士听了不要害怕,居士可以学学,做到有功,做不到应生惭愧心,努力向出家的要求看齐。应该学习身不出家心出家,那样才叫居士的修行。 居士不懂修行,放下了又去抓麻将 有些居士夸夸其谈,“这个居士我看他修得好,放得下,有一次他在搓麻将,电话铃响了,他就放下麻将牌去听电话,这就是他放得下。”这是修行的放得下吗?他放得下怎么会打麻将啊?听完了电话他仍然去搓麻将啊! 出家人不懂佛法,怎能内护正法 出家人不懂佛法,怎么做到内护正法,怎么弘法?居士不懂佛法更加危险,因为你已经生活在地狱的边缘了。你今天活着,即使没受什么苦,那是靠你的福报,不是靠你今天所作所为,所以四根本摄修每个人都要修。 比丘不准跟女的来来往往, “往来履锋刃”,出家男众不准跟女的来来往往。我遵守佛的教导,我不敢看比丘戒,如果比丘戒有这一条,你来往了就算犯戒。最不清净的就是男女,佛制规定,比丘到比丘尼那里去,或者比丘尼到比丘那里去,最好不要一个人。我从前在厦门的时候,佛学院女众部一位法师来看我,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个比丘尼,两个人来,因为我是男的。 讲讲能海上师的故事,有一天能海上师的女儿来看他,侍者师就跑开了。事后侍者师回来,能海上师脸就严肃了,“你为什么要走开?”侍者说,“因为他是你女儿嘛。”“既然你走开,为什么帘子不拉开?”能海上师严格到这个程度。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44)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25 我把你们培养好,将来出家做个优秀的出家人 提要: 末法时期女的信佛多,男众条件好, 现在末法时期了,一般女的信佛比较多,我们现在也是女众比较多,我天天在盼望来人。有人发心常住了,我马上问:女的还是男的?说来了一个男的常住,你们男众部就高兴了,“正法住世了”,(众笑)因为正法时期男的多。 我在成都昭觉寺听老修行说,“能海上师当年在昭觉寺弘法,大多数都是男的来听;清定上师在昭觉寺弘法,大多数都是女的来听。”这不是看不起女的,而是批评男的,男的为什么不来修行? YIN欲是流转生死的需要,有钱人最可怜 财色名食睡,以财为首,居士要钱干啥?娶老婆呀、享受呀。娶老婆说得好听一点,叫生理需要,如果真是生理需要,难道不结婚的人全死光了?说得难听一点是搞YIN欲,这是你流转生死的生理需要。 有钱人最可怜,别看有钱人戴了名牌金表,金光闪闪,“罗来克斯”,(众笑)他很可怜,必须戴表。我没钱,我比他好,我只要开口“现在几点了?”表戴在学生手上比戴在我手上好。 女居士不能与比丘单独同行,更不能进比丘寮房 从前有个女同学告诉我,“我在寺院门口遇到一个认识的比丘,他陪我在寺院门口的路上走来走去。我心里很不好受,只能离远一点。我远离一点,他又跟我靠拢一点。”从四根本摄修来说,这是不许可的,比丘不能跟一个女的单独来往,何况是年轻人。 这个比丘跟她说“我有法宝给你,你跟我来。”一听有法宝,她就跟到他寮房门口。又叫她进去,因为她听过我的讲法,女的不准进比丘寮房,比如从前清定上师在上海,女居士只能在门口顶礼,不准进去。她就说:“师父,你把法宝请出来吧?”是一些磁带和几本书。 出来以后,仍然在寺院门口路上并排着走来走去,这个比丘还说“你真糊涂啊,现在还有善知识吗?”这个意思很明白,“现在哪有善知识?你还跟傅老师学法干啥?”你可以说我不是善知识,不等于现在善知识一个也没有啊,真正善知识讲的是佛的正法,你把善知识否定了,岂不把正法扑灭了? 我就问她,“这些磁带你听了没有?”她说“我没听。”我说“这位出家人问你,你回答没有听,他不高兴啊。”她说:“这个我可没有想过。”我说:“你就说,因为你说现在没有善知识了,所以这些磁带我也不听了。”这岂不是愚人的自相矛盾吗? 一句佛号不能代替佛法, 佛是以法度众生,一句佛号不能代替佛法,现在有人由于不听法,连一句佛号都闹笑话。浙江有个地方多年前请我去讲课,还是骨干培训班。有人告诉我,“我们这个地方对阿弥陀佛的解说是两个人,‘阿弥’是一个人,‘陀佛’是一个人。”不懂法的人无知到这个程度。 我把你们培养好,将来出家做个优秀的出家人 再回过来讲,比丘跟比丘尼好比兄妹关系,以保持其内心的清净。比丘用不着去关心比丘尼的生活,比丘尼的僧团里自有人关心。我们多少也要学习一点出家人的清净,希望你们能遵守纪律。纪律上规定,男同学不准关心女同学,女同学不准关心男同学。例如女同学病了,必须女同学陪;女同学也不准给男同学洗衣服。我们是走出家人这条路,你们虽然是居士,我要把你们培养好,将来你们一出家就是优秀的出家人。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45)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25 出家人,男女单独来往就像踏在烧红的铁板上 提要: 男比丘女居士双双朝山,佛门还清净吗 还有一次是在湖北,有个女居士发心要来常住。谁知道她与一个男的出家人一同坐车一同来,你说我看了会高兴吗?正好那天我在对学生训话,他们在旁边看到,吓得第二天就要走。 我问她:“你来小住还是常住?”她说:“我听老师的。”我说:“你电话里说要常住,我也同意你来,你怎么要走了?”她说:“我因为要陪这位师父去朝山,朝完了我就回来。”男比丘女居士双双朝山,(众笑)给社会什么影响?佛门还清净吗?后来再也不见她回来了,可能她吓得也不敢来了。(众笑) 所以你们在家修行的,好好警惕警惕,你们到底在走什么路?不学佛法,你说自己走的是正道,正道是以佛法为标准的,不是以你为标准。 青年比丘带几个小姑娘游山玩水, 有的年轻比丘还带了一班小姑娘去游山玩水,你是比丘呀,能这么做吗?“往来履锋刃”,跟女的来往心里要非常害怕,要感到非常危险,好像你在尖刀的锋刃上走,可怕到这样。 地狱火竟然烧到麦田上, 有人不相信有地狱,我听法师讲过:从前有个人在农村麦田里走,奇怪,走来走去走不出来,后来总算走出来了,脚底已经被火烧焦了,地狱里的火你是看不见的。十几年前有个大名鼎鼎的大和尚,临死的时候拼命喊:“地狱啊地狱啊”,他已经看到了。 出家人,男女单独来往就像踏在烧红的铁板上 中国历史上有个皇帝被金兵俘虏后,强令他踩上一块烧红的的铁板。他被烫得只能这只脚提起来,那只脚踩下去,那只脚提起来,这只脚又踩下去,对方却以此取乐。出家人跟女的单独来往,结果就会这个样子。 有人竟说:“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 当然对在家居士要求没有这么高,在家居士谈朋友,总不见得必须女方两个,男方两个做监督,男女青年约会也不见得首先一合掌,“阿弥陀佛”。释迦佛对出家人要求高,男的不碰女体,女的不碰男体,有人竟然说“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难道夫妻同床反而修得好? 释迦佛特别慈悲,容许居士在家修行,但居士也应该要学习学习出家人清净的功德,你不向清净的比丘学习,你不可能成就,成就只能在清净里成就,不可能在粪缸里成就。 愚人说大话,笑话百出, 说大话的人笑话百出,没头脑的人才会相信。《百喻经》里有个故事,几个人聚在一起夸自己父亲,一个说我父亲怎么怎么好,一个说我父亲道德修养怎么高。有个愚人,他也凑进来说:我父亲从小就离欲。周围的人哈哈大笑,“你父亲从小离欲,你从哪儿生出来的?”假话说得没有边啦。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46)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25 形象有迷惑力,来往传感情, 提要: 抱了女人又放下,是否真放下,谁也不敢肯定 还有一个传说,一个和尚带了一个徒弟过河。这桥不大好走,一个妇女不敢走过去,师父就把妇女抱过河,然后把妇女放下来。徒弟看不惯,说:“师父,你怎么抱女人?”师父回答他,“我已经放下了,你怎么还没放下?” 这个公案我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因为说错了话,我要背罪过。也许他真的放下了,也不敢肯定,他在抱她的时候心有没有动啊?有没有达到无分别的境界啊?思想上有没有个意识:这是一个女人,明天会不会再想起这个女人啊? 二十年过去了,初恋情人还会在梦中出现, 我年轻时看到女孩子也会喜欢,女孩子朝我看看,我会把领子搞搞好。(众笑)在男女爱慕的习气上,总会产生这种无条件反射。 你们比我好,到这儿来学法,女孩子还没有男朋友,男孩子也没有女朋友,这就很清净。当然你有了女朋友,觉悟了,来学法也好,可是总有点区别,哪怕你修了十年二十年,初恋的情人的影子还会在梦中出现,如果没有觉悟,你还以为她还像当年那样年轻。 人的这颗心是无底洞,能装数不清的种子。出家人跟女的来来往往,今天你去看她,明天她来看你,这个种子会不下去吗?五百年以后也会做夫妻,老人说:夫妻是五百年前的因缘。 比丘尼报比丘师父恩,应是弘扬佛法、广度众生 有的比丘尼拜比丘做师父,这在戒律上可能是许可的吧?可是比丘尼去给比丘师父煮饭煮菜、熬药,乃至于洗脚,这就不许可了。说“我是关心师父,我是报恩。”不是这么报恩的。你将来弘扬佛法、广度众生,这才是你真正报师父的恩。 形象有迷惑力,来往传感情, 哪怕只是男女的形象在旁边,这个形象本身就有迷惑力,来往的本身就在输送感情,很可怕的。社会上的人,还不是因为男朋友女朋友一直来往才结婚的?所以你们男女众不准彼此留通讯址,即使他来你不往,也危险啊。 在福鼎时,我们听到一件真人真事,有个比丘尼由于设备坏了,请电工来修理,这个电工是个男青年,据说来修了两次,见了两次面,这个比丘尼就想啊想啊,想得生了病,这么可怕! 著名教授来佛学院,竟然讲起爱情文学来, 所以有的女众佛学院,她们就不请男众来讲课,要请,这个男老师必须六十岁以上。(众笑) 听说从前有一个佛学院,请社会上一个知名度高的大学教授来讲文学课。出了怪事情,自从请了这个老师以后,佛学院的学僧不断有人还俗,等到了解清楚,为时已晚,因为这个世俗上的教授讲到后来竟然讲起爱情文学,能讲吗? 男女常接触,出了家也会同时还俗去结婚 还有一个佛学院,也有男众部女众部,都是出家众。后来这个佛学院男女众的教务长因为教学上问题,来来去去,结果两个人同时还俗,结婚去了。这些都是事实,这些话我不得不讲,目的要引起你们对佛制订的戒律要重视。 男女相处要怀恐怖心, 男女相处要怀着非常恐怖的心,戒律要护持清净,对不清净的东西要有抵抗力,无论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不要因口说大话而失去自己的警惕。 离欲是根子,不要钻到高层里去发展贪瞋痴 提要: 离欲是根子,不要钻到高层里去发展贪瞋痴 我特别强调你们要修好戒定慧,这是一个根本法、基础法,不要自以为有水平,年纪轻轻就去学密教,你离欲的水平都没有,能有水平对境修吗?密法是投入贪瞋痴里去断贪瞋痴,不是叫你在贪瞋痴里受五欲的迷惑去发展贪瞋痴,所以戒律中律仪戒是最根本的根子,希望大家以这个根子修好一个“离”字。有说修密宗快,这个快可不在你身上,没有水平的人修密宗,你说快,掉下来也快,结果学得高,却摔得重。 遵守纪律,才能相处平安,男女间避免赞美,要防护他心 最后还是老话,希望你们遵守规章制度,遵守纪律,我们男女所以能够相处多年平安无事,全靠纪律,全靠规章制度。例如男同学跟女同学可以谈工作,别扯得太远了,即使没犯纪律,也在边缘上了。别说这种话:“你最近胖了嘛。”(众笑)要你关心什么?连下去,“你胖一点很漂亮。”你说你无心,也要防止对方动心。所以希望你们居士同学多多少少向出家人的要求靠近一点,你们不习惯,也要这么做。 修行习惯要搞熟,世俗习惯要搞生, 修行怎么修?你过去搞熟的,现在要离开,要搞生;你过去不习惯、陌生的,要搞熟,这叫“生的搞熟,熟的搞生”。 小住同学我也不能勉强你们,要回去总得回去喽。说句笑话,你们来住了两三天,这儿还没有搞熟,就想回去,理由是:我出来的时候,锅子里有蛋炒饭,时间长了蛋炒饭要冷掉了,回去趁热我就吃。那边不想冷,这儿不想熟,你仍然走老路。 结婚了难修行,家庭矛盾还得自己摆摆平, 这些话,老同学听惯了,新同学难免心里要问:“老师,我已经结婚了,叫我咋做得到啊?”结婚了你回去叫亲爱的还得叫吧,要抱还是抱吧。否则对方要气恼。别回去了一本正经,丈夫说,“你听了法,也讲点给我听听。”“今后咱们是兄妹关系。”(众笑)把你老公气坏了。 我是修行人当然要说修行话,你们回家的同学心里有数,自己好好地去摆摆平,人生本是个戏台,别钻进去了。夫妻能到头的很少,老话说“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有这种事吗?今天讲到这儿。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47)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26 持戒很容易,只是心里烦恼不让你做到, 提要: 持戒很容易,只是心里烦恼不让你做到, 听说你们这几天都听得很欢喜,可能心里还有点害怕:要求这么高哇?因为你不熟悉,所以感觉要求高,熟悉了这种要求很容易做到的。 比如居士五戒,很容易做到嘛:不杀、不偷盗、不妄语、不邪YIN,那么你就不杀、不偷盗、不说假话、不乱搞男女好了嘛;不饮酒,你就喝白开水,那不是很容易做到,怕什么呀? 就是心里有一个东西不让你做到,我们众生自己做不了主,心里有个主人在发号施令。如果不修行,一辈子做它奴隶,因为你听它的话嘛。这个东西就是烦恼,烦恼范围很广泛,简单地讲,无非是你的坏习惯养成了习气,很难改正,素质就逐渐降低。 四根本摄修,居士也应学, 四根本摄修要求高,居士也应该学学。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品德高尚的人他的个性就开朗乐观,也容易长寿。 对出家同学来说,这些必须要做到。但是这些戒律上的要求,可能今天的出家人也很陌生,因为他们没有很好地学习,难免会有想法:要求这么高,能做得到吗?不是能不能做到,是必须做到!要不然你就犯戒不清净。 在佛门搞名利就不清净,说法要辩证 有些人做不到,却仍在佛门里留着,还不是因为佛门里搞名利比社会上容易得多?尤其是居士看见出家人就恭敬供养,所以假和尚利用居士不懂法,辨不清好坏,在佛门里抓名利。 我为了把法说明白,说法就要遵循佛教的原则。佛教的原则就是清净,不清净就失去了佛门的原则;还有一个原则,要辩证,佛法就是辩证法。辩证就是科学,研究科学的人也必须辩证,并不是几个玻璃罐罐才叫科学。 在佛法里抓片面,就难免会错误 所谓辩证,就是事物要一分为二,既要讲对的,又要讲错的,既要讲是又要讲非。现在佛门为什么越来越不清净?佛门里的人的素质逐渐降低?因为有的人不懂法;有的人在抓片面,抓片面就难免会错解。 情绪会影响身体,片面的忍不是智慧的表现 昨天晚上我睡得很好,本来安排我今天休息,一睡好,精神好了,我不讲也难过,你们听不到法也难过。(众笑)所以你们睡眠要充足,这是科学态度。不要勉强自己,勉强自己就是片面,会影响身体,影响身体还有一个因素是情绪。 过去佛门里的人脱离了辩证,脱离了科学,也脱离了现实,像道士那样去断七情六欲。佛的智慧比太上老君大得多,观点也不一样。比如忍,希望你们不要勉强,勉强了要影响身体。忍要忍出好处来,忍出坏处来,这不是有智慧的表现。 修忍要有智慧,忍不住会造成机体的紊乱, 修忍要有智慧,这是一个原则。舌头跟牙齿也会碰一碰,同学之间难免有点矛盾,不过我这次来没看到你们有什么矛盾,这是你们的进步。矛盾发生了,心里闷气、怄气,一般人总是说:“你就修修忍吧。”忍得住好呀,忍不住咋办?谁也不管他,反而取笑他烦恼重,不肯修忍。 忍不住要影响身体,机体里边要紊乱的,佛是不主张这样的呢。从前说身体是革命的资本,对我们修行来说,身体也是修行的资本啊。所以对忍不住的人,不要勉强他一直忍下去。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48)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26 佛门受了儒教、道教的影响, 提要: 世人用发泄使人消气, 当然世间上有些方法,我们也是不主张的。听说外国的老板为了消除工人肚子的气,让工人可以积极生产,他在厂门口摆了几个橡皮头,有董事长的、总经理的、车间主任的,再放一把榔头。工人一到门口,看见这些橡皮人头,有的就用榔头打啊。董事长反而高兴,让你出出气,就不会影响生产了,这也有科学道理。 当然我们不学这一套,我们也学不来、学不成。比如在教室门口放一个老师的橡皮头,(众笑)你用榔头打,同学们就不同意,要闹起来,所以这个行不通。最好的办法,同学们去开导开导他,输送一点温暖、关心,他这个气就消掉了,这就很科学。所以关心人能够消除很多烦恼。 人在冒火时写出来的怨气,最好丢进火炉里去 从前报上看到:有个学生受了老师批评,气鼓鼓地去报告校长。校长很耐心地听完,说:“这样吧,你把想说的话书面写下来,你骂也可以。写好了,我就把你写的信交给那个老师。”那个学生回去写啊骂啊,(众笑)写好了交给校长,校长也不看,就丢进火炉里烧掉了。学生说:“你怎么给我烧掉了?”“冒火的时候写的东西都不是真实的,我怎么交给老师看呢?”可是通过这么书写、宣泄,学生肚子里的气也消掉了。 佛门受了儒教、道教的影响, 很可惜,中国佛门因为受了儒教、道教的影响,往往看问题干事情,乃至讲法,都不完全是佛教的面貌,至少在原则上倾向片面,弄得很多人忍啊忍啊,忍到后来,忍出精神病来,在佛门里边就叫着魔了。你说信佛的人不听佛法,干出来的事情会有智慧吗?会全面吗? 戒是保护,做不到,你就失去了戒的保护 对付烦恼必须要讲科学,佛法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以戒为首,戒是第一位。不懂法的人把戒看成是束缚人,懂法的人就知道戒是保护。比如戒烟运动,还不是保护身体健康啊? 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抽烟,可见得他对戒根本不重视,连社会上的戒──戒烟你都做不到,你能做到比丘两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吗?你做不到就失去了戒的保护力量了。 四根本戒最重要,犯戒的人受供养, 现在国家的法律,从我们修行人角度来看并不严格。社会上的法律,喝酒抽烟不算你犯罪,佛门里就算你犯戒。昨天看到报上有件事情,十来个人,有的女的还大肚子,有的带小孩,穿的衣服都非常宽大,到超级市场专门偷东西。可是偷的东西有限得很,无非是一条牛仔裤,或者一件上衣,因为衣服宽大,他里边可以放。结果当场抓住。据说,处理起来很头疼,偷的价值不高,没办法判刑,只能教育教育。你罚款,她们没钱;你留着,要给她吃饭;要她付饭钱,也付不出,只好让她们走喽。(众笑) 在佛门戒律里这是犯盗戒,犯根本罪。犯了根本罪照佛陀的要求,谁也不能跟他住在一起,所以四根本是最重要的。当然,如果这个人能够忏悔、改过,这还是可以的,这叫还净。所以修行人对自身的要求要高一点,否则有罪过啊。 今天有许多犯了戒的出家人还在受居士们的恭敬供养而心无惭愧,因为他们已经近于麻痹状态,不知道自己犯了多少戒了。或许他们对戒已经害怕了,干脆装作不知道,糊里糊涂过日子。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49)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26 比丘YIN戒第一,男女众不能共住, 提要: 只说惭愧,却从不改正, 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不应该这么做,表面上也承认:“我很惭愧。”既然惭愧就改正吧,却从不改正,而且说话不算数。比如有个出家人口口声声:“等到房子盖好了,我说话算数,我半天来听老师讲法。”却没来过一次。 有说“末法时期持戒很难”,很多人受其影响原谅自己。 为什么有的人感觉持戒很困难?还有一种错误的说法:“末法时期受了戒要想持戒,(持就是做到)是很困难的。”这句话是错误的,是你自由散漫,不重视戒,这是你个人的问题,不是法的问题,末法时期佛对佛弟子的要求并没有提高啊。 有许多人受了这句话的影响,经常原谅自己,跟佛菩萨打招呼“下不为例”,下一次仍然是“下不为例”。每次下不为例,次数太多,下地狱的日子也长了,很难出得来啊。就算你现在还有活着的福气,人总要死的,死了以后你怎么办。 所以讲四根本摄修,就是帮助我们把戒持起来。你照四根本摄修去修,持戒就容易了,你也不大会犯戒。 四根本摄修,居士做到有功, 这篇《四根本摄修》,主要是给出家人讲的,为什么居士也能听?因为居士的四根本跟比丘四根本一样的,都是杀盗YIN妄,就是要求有点不同罢了。居士做到有功,做不到佛菩萨会原谅你,因为你是居士。好比从前买东西,说:“这个东西怎么有一点毛病呢?”“这是二等品呀!” 比丘是一等,居士是二等,所以佛菩萨还是原谅居士。能海上师也经常对居士原谅。但是真正修行人,自己要难受,为什么师父原谅我啊?因为我是二等品。 比丘YIN戒第一,男女众不能共住, 比丘YIN戒第一,居士杀戒第一,因为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儿,要他完全断YIN戒,他做不到。YIN戒要清净,男女要分得很清楚。真正照规定,比丘尼不能住在男众庙里,比丘不能住在女众庙里。 如果是为了求法、听法,或者有什么法事活动,四众弟子要聚在一起,那可以开许,但也得分开来住,至少要有围墙隔起来。女众进男众庙,从前没有钟表,有规定:早上手伸出来看不见指纹,不准进去;黄昏看不见指纹,就要离开。 居士也如此,男居士到比丘尼庙里去,黄昏了,伸手不见指纹,就得走。如果你顽嚣、调皮,不走,乱棍把你打出去。说“我不干坏事”,你干不干坏事,都得遵守戒律规定。法律也是这样,不管你干不干坏事,都要遵守法律规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起烦恼就会干坏事,戒律即使有开许,也要有原则 人心要变的,现在不干坏事,没过多久,起烦恼了,谁知道那时候会不会干坏事。在遵守戒律上是没有理由可说的,即使开许也要有原则。我们讲YIN戒摄修,尤其是出家人。特别是指一个男一个女,如果有四五个人在还好一点,因为有旁证。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宁搅千江水,勿搅道人心”
·打扮化妆全是勾,哪怕看到了就离开,还会像鱼儿上了钩,尾后拖了根
长线
·笑脸一收,脸就不好看,有的笑比不笑更难看,自然找不到笑个不停的
姑娘
·修行人要不受迷惑,也不要去迷惑人,“宁搅千江水,勿搅道人心”
还会像鱼儿上了钩,尾后拖了根长线
有的笑比不笑更难看,自然找不到笑个不停的姑娘
也不要去迷惑人,“宁搅千江水,勿搅道人心”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41)
佛弟子不学法,这也是一种灭的现状
·我们都应该亲近出家僧众,因为他们有戒的功德,所以戒香扑鼻
·没有恭敬心,心就不清净,傲慢与无知的人往往不肯虚心学佛
·善知识代佛宣说,不可违背释迦佛的法,谤法、乱法、灭法的罪很重
·不听释迦佛讲的法,这就贬低了释迦佛的法
·皈依僧是皈依贤圣僧,佛法将来要灭,佛弟子不学法,这也是一种灭的现
状”
因为他们有戒的功德,所以戒香扑鼻
傲慢与无知的人往往不肯虚心学佛
谤法、乱法、灭法的罪很重
佛弟子不学法,这也是一种灭的情况
还不知道这是下三恶道的路
·出家了,都应该走清净的道路,皈依假和尚你就是假弟子
·靠近谁,就会受谁的精神感染,世俗的污染太多了,众生迷茫,还不知道
这是下三恶道的路
·进了佛门又到不清净的地方去,这些人一只脚在佛门,一只脚在三恶道
·你们不像样,我病也好不了,要做到视而不见也很难啊
皈依假和尚你就是假弟子
众生迷茫,还不知道这是下三恶道的路
这些人一只脚在佛门,一只脚在三恶道
要做到视而不见也很难啊
挣钱为享受就等于在粪缸里捞钞票
·修行人离欲才清净,挣钱为享受就等于在粪缸里捞钞票
·在家贪欲,财为第一,赔了本来求加持,赚了钱就不来学法了
·出家离欲,色为第一,去供养外面搞女人的假和尚,就等于把他们推向
地狱
·身不出家,心出家,那样才叫居士的修行
·居士不懂修行,放下了又去抓麻将
·出家人不懂佛法,怎能内护正法
·比丘不准跟女的来来往往,男女来往就像脚踩在刀锋上
挣钱为享受就等于在粪缸里捞钞票
赔了本来求加持,赚了钱就不来学法了
就等于把他们推向地狱
男女来往就像脚踩在刀锋上
·末法时期女的信佛多,男众条件好,为什么反而不想来修行
·YIN欲是流转生死的需要,有钱人最可怜
·女居士不能与比丘单独同行,更不能进比丘寮房
·一句佛号不能代替佛法,无知的人竟然说“阿弥”是一个人,“陀佛”
是一个人
·我把你们培养好,将来出家做个优秀的出家人
为什么反而不想来修行
无知的人竟然说“阿弥”是一个人,“陀佛”是一个人
·男比丘女居士双双朝山,佛门还清净吗
·青年比丘带几个小姑娘游山玩水,也不怕脚踩在刀锋上!
·地狱火竟然烧到麦田上,有人临死大叫“地狱呀”
·出家人,男女单独来往就像踏在烧红的铁板上
·有人竟说:“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难道夫妻同床反而修得好?
·愚人说大话,笑话百出,既说父亲离欲又不知自己从哪来
也不怕脚踩在刀锋上!
有人临死大叫“地狱呀”
难道夫妻同床反而修得好?
既说父亲离欲又不知自己从哪来
即使他来你不往也很危险
·抱了女人又放下,是否真放下,谁也不敢肯定
·二十年过去了,初恋情人还会在梦中出现,男女情从来往生,夫妻是
前世因缘生
·比丘尼报比丘师父恩,应是弘扬佛法、广度众生
·形象有迷惑力,来往传感情,即使他来你不往,也很危险
·著名教授来佛学院,竟然讲起爱情文学来,从此就不断有学僧还俗了
·男女常接触,出了家也会同时还俗去结婚
·男女相处要怀恐怖心,不要口说大话而失去自己的警惕
男女情从来往生,夫妻是前世因缘生
即使他来你不往,也很危险
从此就不断有学僧还俗了
不要口说大话而失去自己的警惕
·离欲是根子,不要钻到高层里去发展贪瞋痴
·遵守纪律,才能相处平安,男女间避免赞美,要防护他心
·修行习惯要搞熟,世俗习惯要搞生,那边不想冷,这儿不想熟,你仍然
走老路
·结婚了难修行,家庭矛盾还得自己摆摆平,我修行人总是说修行话
那边不想冷,这儿不想熟,你仍然走老路
我修行人总是说修行话
养成了习气,素质就降低
·持戒很容易,只是心里烦恼不让你做到,养成了习气,素质就降低
·四根本摄修,居士也应学,出家同学必须做到,犯戒就不清净
·在佛门搞名利就不清净,说法要辩证
·在佛法里抓片面,就难免会错误
·情绪会影响身体,片面的忍不是智慧的表现
·修忍要有智慧,忍不住会造成机体的紊乱,更不要取笑忍不住的人烦恼重
养成了习气,素质就降低
出家同学必须做到,犯戒就不清净
更不要取笑忍不住的人烦恼重
就不完全是佛教的面貌了,着魔的还不少
·世人用发泄使人消气,佛门应用关心开导来转变烦恼
·人在冒火时写出来的怨气,最好丢进火炉里去
·佛门受了儒教、道教的影响,就不完全是佛教的面貌了,着魔的还不少
·戒是保护,做不到,你就失去了戒的保护
·四根本戒最重要,犯戒的人受供养,而心无惭愧,已近于麻痹状态
佛门应用关心开导来转变烦恼
就不完全是佛教的面貌了,着魔的还不少
而心无惭愧,已近于麻痹状态
伸手不见指纹就要离开
·只说惭愧,却从不改正,说自己说话算数却从不算数
·有说“末法时期持戒很难”,很多人受其影响原谅自己。你照四根本
摄修去做,持戒就容易了
·四根本摄修,居士做到有功,做不到佛菩萨也会原谅
·比丘YIN戒第一,男女众不能共住,伸手不见指纹就要离开
·人起烦恼就会干坏事,戒律即使有开许,也要有原则
说自己说话算数却从不算数
你照四根本摄修去做,持戒就容易了
做不到佛菩萨也会原谅
伸手不见指纹就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