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开示)
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1)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1.25 提要: 纪念释迦佛对我们种种恩德,培养对佛的恭敬心 明天初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道纪念日,明天大家都很忙,我还要去开政协会议,所以今天抽一点时间给你们讲讲法。每逢佛菩萨生日,对我们佛弟子来说都是一个很隆重的纪念日,尤其释迦佛是我们根本的师父,称为本师。我们以隆重的仪式来纪念,为了培养我们对释迦佛的恭敬心,也为了纪念释迦佛对我们的种种恩德,这就好像孩子纪念父母一样。 没有内在的实质,一切都是空忙 隆重的形式要搞,但是不能离开内在的实质,如果没有内在的实质,一切都是空忙。就算这种隆重能吸引很多众生进佛门,可是进了佛门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呢?好比现在的商品包装非常好,可是里边东西很少,质量也远远比不上它的包装。所以隆重的纪念不能离开内在的实质性的利益,要不然的话,这种庄严也可以算是一种惑人的手段。 不改变末法现状,必然会导致佛法消灭 我们要吸引众生进佛门,可是对进了佛门的众生,你给了他什么?寺院不是游乐场所,也不是文物馆,如果不改变末法时期的现状,认为就是这样了,这是定命论思想。定命论就认为一切都无法改变,只能受命运的安排。我们佛弟子不算命,因为我们不是定命论。如果不改变种种末法的现象,必然会导致佛法消灭。佛说末法时期一万年,现在仅仅才进入末法五百年,还在头上。末法不是命中注定的,是人为制造的,既然人为制造了末法,我们也可以通过人的力量把末法转为正法。就好比好人会变病人,病人也会变好人啊。而那些宣扬末法时期不能改变,众生业障重,烦恼重,证果成道没希望,恰恰是他们的这种宣传把佛法快速度地推向末法最后的阶段。 错误的宣传导引,会使你离开佛的教导 我培养年轻一代,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改变末法现象,把风向扭过来,使末法转为正法。愿望很大,如果没有人的努力,什么都是空谈。好比一个年轻人想生个孩子,如果他不去找对象,这只是空想。佛法为什么消灭?修行为什么没希望?因为你本人懒惰,没有志气,不想奋斗。我们从小长到大,不论念小学上中学,我们都有个理想,也很勤奋,进了佛门以后为什么大变样?社会上的教育一万年以后也不会灭掉,正因为进了佛门后每个人的大变样,佛法一万年以后就要灭掉。为什么会大变样?有人在进行错误的宣传,引导你离开佛的教导。一个人有定命论的思想,他还奋斗什么?命运已经给我安排好了,再努力也没有用。作为人不发挥人的作用,你活在世上干什么?就算你享福吧,福报要享完的。 进佛门首先应该要了解佛法到底讲什么 进佛门首先应该要了解佛法到底讲什么。多识教授写了一本《爱心中爆发的智慧》,里边批判有个大名鼎鼎的人,那个人认为,“十年后山仍然是原来的山,水仍然是原来的水,太阳山河永远如此”,我讲佛法就跟他讲的不一样。不光是十年后一切都会变,现在就会变。讲佛法要根据三法印,一切都无常,哪有不变的道理? 佛法到底讲什么?讲缘起。一切都由缘而起。缘就是条件,或者说环境,其实环境也是个条件。条件具足,事物就产生,条件不具足,事物不产生,条件变化了,事物就要变化。 宇宙间有什么东西不变化?十年后的你难道是今天的你?至少你头发秃顶了,脸上的皱纹增加了,更靠近死亡了吧? 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2)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1.25 提要: 只听名望高的人讲的话,不听佛讲的话,这就危险 佛告诉我们,不要相信名望高的人的话。可是现在谁听释迦佛的话?没人讲法,释迦佛的话人们就不知道了。现在有一个普遍现象,大家都听名望高的人的话,而不想听佛的话,这就危险。如果你听佛的话,再去听名望高的人的话,那就对了,你可以辨别他讲错不讲错。如果你不听佛的话,专门去听名望高的人的话,他不一定是实货,你跟着他错了,你还不知道错,因为你相信他啊。我们只相信佛,不相信人,相信人你会上当的,因为人的智慧有限得很,再加上他有种种烦恼,真实的东西很容易被他的愚痴歪曲了。可是现在很可怕,多少人不知道佛讲了些什么,只知道去相信名望高的人。 佛说的话都在引导我们进入真理, 佛还有一句话:法无定法。如果你绝对地说,就不是佛法。比如我肯定地说:“现在是二十秒。”已经二十一秒了,你能说定吗?佛说的话都是一种启发,引导我们进入绝对真理。可是绝对真理是说不出来的,把你引进了真理的门,你自己要去体会。所以佛在《金刚经》里说,到了这个时候法尚且要放下,因为你已经对法明白了,剩下的工作要你自己去亲身感受,这不是语言文字所具有的能力,唯有你这颗觉悟的心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佛法是辩证法,不掌握辩证法永远是愚 你们同学常说我这个老师经常要变,因为不变要犯错误。医生要根据你病的变化开处方,病变了处方也要变,哪有不变的道理?不变就是愚。有人苦恼,“老师,我今天照你的话去做,怎么又说我错了?你从前说过的呀”,情况变了你不变,你就会犯错误。“我变不来”,那么你要问啊?你来问我,我跟你讲的话就跟从前不一样了。佛法是辩证法,懂得辩证法才会聪明,不掌握辩证法这个人永远是愚。 聪明人能明佛法,愚人只好求菩萨保佑 昨天我去开会,有人跟我谈起,他说:信佛的人归纳起来两种人居多,一种是聪明人,他接触到佛法,多少能明白佛法道理好。还有一种是愚人,愚人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他什么办法也没有,只好来佛门求菩萨保佑。他问我他的看法对不对? 愚人不想学佛法,这跟信神有什么差别 我听听蛮有道理,确实这样。从前呢?佛门里聪明人不少,历代祖师他们翻译经典,尤其是玄奘法师,能精通三藏,多么聪明。可惜的是现在聪明人这一类越来越少了,相反地,愚人这一类越来越多。愚人不想学佛法,唯一的要求希望菩萨保佑,不懂佛法求菩萨保佑,跟信神的有什么差别? 进了佛门不学法不实践,这是今天佛门的悲哀 我说:你刚才说的是这两种人容易进佛门。今天进了佛门的人,有一种人最多,或者是不懂佛法,或者懂佛法,他不肯修行不肯实践,这样的一类人今天佛门里边居绝大多数,这就是今天佛门的悲哀。要实践才有希望,实践得彻底才有成就,离开了实践,你不可能成就,也等于说你是没希望的人。空谈都是假花,一朵假的花是结不出果子来的。 成道是成的菩提道, 明天是释迦佛成道纪念日,成道成什么道?成菩提大道。道就是给人走的路,如果人不走,也不称为道。鲁迅说过:路是人走出来的。山上本来没有路,走得多了就走出一条路来。如果人不走这条路,杂草丛生,你再也找不到路了,因为被杂草掩盖了。 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3)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1.25 提要: 说儒教道教佛教本是一家,那是搅乱佛教 我们在信佛之前接触到的世间上的路很多啊,比如说父母也会给我们指条路,朋友也会给我们指条路,老师也会给我们指条路,乃至于邻居,也会告诉我们,“这件事情,你何不那样做呢?”我们总感觉到有条路走心里就有一点寄托,可是谁也不能够给你保证这些路是安全的,如果能打保票,世间上就再也没有失败和痛苦了。就算世间上受到很多人尊重的路,例如儒家指的路,道家指的路,也不能给你打保票,因为他们都是世间法。道家也讲修行,道教的修行可不是佛教的修行,如果有人说是一样的,你不要相信他。历史上有人说过:儒教道教佛教本是一家,那是搅乱佛教。 比方说出家的佛弟子剃的是光头,道士头上留头发;出家人不戴帽子,道士戴道冠;出家人披袈裟,道士穿长袍;出家人偏袒右肩,道士的长袍包得紧紧的,形象上就不一样。佛教禅定手结定印,道教打坐五心朝天,修行上也不一样。从形象到实质全不一样,怎么可能是一家?所以我常说中国佛门历史上的错误,年轻一代不必继承。作为一个佛弟子,说话要严肃一点,佛门不应该成为你信口胡说的场所。嘴上说信因果,为什么身口意的行动都不怕因果? 因为如来就是空,所以孙行者跳不出如来的手掌 归纳到法上,就说一个差别,这是根本的差别,佛教通过根本的理论达到的根本成就是什么?是什么也没有。而道教什么都有,有南天门、有太上老君、有炼丹炉,还有神话小说里的孙悟空,自以为了不起,一个跟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他翻下来一看,仍然在佛的手掌里。随便他翻多少个十万八千里,还是在佛手掌里。这虽是神话,可也是个很好的比喻,为什么孙行者跳不出如来的手掌?因为如来就是空,你能跳出空吗? 有人胡说八道,愚痴的有神秘感的人可相信啦 现在的佛弟子佛法不听,邪知邪见的话听得特别多。胡说八道的话谁都会讲。以前在上海,有个人自称会看三世因果,说你前辈子是一头牛,前个前辈子是天上的人,再前辈子你是一条蛇。后来又出现看五世因果的,一个比一个本事大,可能以后还会出现看八世因果的。你们想不想学这个本事?你耳朵凑过来我教你:你只要胡说八道好了。(众笑)谁做证明啊?可是愚痴的人,有神秘感的人,却很相信他。 私心杂念的人抓住一句,作为自己对佛法玩弄的手段 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发展,导致佛法快速地消灭?是许多错误的言论制造了这种气氛。为什么错误的言论会使人听得进去?而且能广泛传布,因为他挂了佛的牌子,专门去抓一句半语,可是他能全面理解吗?他是根据事实说话吗?他只抓了这一句不懂另外一句,被有些私心杂念的人抓住了,作为自己对佛法玩弄的手段。 “愚者常被智者所呵”, 举个例子,“人家有错说不得,说了要背罪过”,依据是“不说四众弟子过”。吓得没人敢对错误的现象说话了,教育人批评人,不等于说人家过,你对这句话没有全面充分的理解,不应该用它来否定教育的作用。如果在教育工作中不指出别人的过错,教育工作咋做?我老师不批评学生错,我还像什么老师?佛经里明明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做错了,这是一个愚蠢的表现,“愚者常被智者所呵”,《四阿含》里这句话普遍都有。难道这句话错了?可是他不提了。一种他不懂,还有一种,他私心杂念,因为这句话一提,对他的片面理解岂不是自打耳光吗?世间上人尚且懂得不破不立,如果你不去破除错误的东西,正确的东西是树立不起来的! 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4)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1.25 提要: 魔王没大本事,佛法是灭在愚痴的不懂佛法的人手里 将来佛法并不是灭在魔王波旬的手里,他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如果他有这么大的本事,为什么释迦佛在世时他灭不了呢?魔王波旬自己也说:如来在世我无法破坏你的法,如来涅槃我要进入你的法,破坏你的法。那么他靠什么力量破坏啊?还不是靠魔子魔孙,这个魔子魔孙也用不着从天上掉下来,天上魔军魔将的队伍可能也没有这么大吧?可是他叫你不学佛法,不懂佛法,一直愚痴下去,你就会变成魔子魔孙。所以将来佛法是灭在愚痴的不懂佛法的人手里。我们从前碰到过一个这样的出家人,其实她不过是很多同样人中间的一个,她主张要学愚,而且要一辈子做愚人。将来佛法就是灭在这种愚人的手里,因为他们的主张跟释迦佛背道而驰,释迦佛要以智慧去破除愚痴,他们要用愚痴去覆盖智慧。 刚进佛门的人是张白纸能画美丽的图画 对现在佛门来说,最有希望挽救的,或者说最有希望将来成就的,就是那些刚进佛门的人。一张白纸可以画美丽的图画,如果这张白纸上已经画上了某种图画,那就麻烦了。如果被那些人这么一笔那么一划这么一勾,很容易画出牛鬼蛇神来,你再要想画美丽的图画,除非你把它擦掉,还能够重来。可是他不愿意你擦掉,你有啥办法?所以说佛不是万能的,佛是个大教育家,佛也有度不了的众生,怎么能说佛是万能的? 一个因缘使我不休息了,为了让新同学法喜充满 我昨天打好主意:今天我休息,因为连续几天坐着开会,实在太累了。一个喜欢干事的人整天坐着像泥菩萨那样一动也不动,(众笑)累坏了。一个懒惰的人叫他干干事,他也累坏了。今天给你们讲法,我是临时改变的。人家说,“傅老师,你下午还要变什么花样?”我不知道。(众笑)因缘所生法嘛,起了什么因缘就产生什么法。今天早晨我看到有好几位新同学来,我就非常高兴,吃早饭时还说了一句话:我喜欢新同学,我不喜欢老同学。旁边一个人讽刺我,“老师,你这不是喜新厌旧吗?”这是说说笑话,真正讲,我喜欢新同学来学法,我不喜欢老同学不改变自己的烦恼习气。由于这么一个因缘所以也不休息了,为了让新同学法喜充满。 菩提大道必须在你断烦恼的基础上,达到一切法性空的觉悟 连下来要跟你们讲讲,修行的道路究竟是什么道路。我们老同学都知道,当初福鼎佛教协会把我留下来,成立了一个佛教文化教育部。成立的那一天我写了一封公开信,其中有一句:我们手拉手走在没有砂子的琉璃地上——这就是修行的大道。你要走上这样一条道路,离不开你的发心。正好像你们新同学今天到文殊院来,没有一颗学法的心,你们会来吗?有泥沙的道路能叫清净吗?没有清净能成就琉璃地吗?发了心走修行的路,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这就是我们今天走的路。所谓琉璃就是要修性空,如果你对一切事物,达不到性空的觉悟,琉璃怎么会透明啊?扫除了肮脏,修成了琉璃,就是一条菩提大道。所以这条菩提大道必须在你断烦恼的基础上,达到一切法性空这样一个觉悟,否则你所谓菩提大道空口喊喊罢了。 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5)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1.25 提要: 末法修行难以成就,是因为离开了修行的实质 世间上的路,大路最稳当,大路上开车开得快。现在高速公路的路面比所有的路都要宽大,高速公路是大量的投资、大量的人力,辛苦劳动才建成的,不是靠拉开喉咙唱唸所能形成的。释迦佛当年在人间,修行也好,度众生也好,从不唱唸。释迦佛也不是靠唱唸成道的。释迦佛早有预见,到了这个时候佛门里的人很难有成就,因为离开了修行的实质。 你想在形象上音声上求成就,路就错了 拜佛是个礼节,有个形象供给你举行礼节,这是可以的。可是你把礼节当修行,观念就不对了。修行是在法上,必须要求得悟。悟就是觉悟,没有了觉悟你怎么会成就?如今法都不要了,成了盲修瞎练,他们不知道佛在哪里,也不知道法,根本得不到法上的觉悟。《金刚经》上说,假如有人“以色见我”,泥塑木雕就是色身,现在都是在搞以色见佛,“以音声求我”,唱唸就是音声,“是人行邪道”,你想在形象上音声上求成就,路就错了。 正法不弘扬,邪法不批判,还有什么希望 打个比方,古时候老先生教书,就是在自己家里收几个学生。古时候念书背书都要出声音,要书声朗朗,老先生也领个头,知乎者也知乎者也……(众笑)唸就唸呗,头就别动了,摇头晃脑跟你教书有什么联系呀?佛弟子佛法不懂,身上充满了烦恼习气、世俗观念。你要修行,这些烦恼习气、世俗观念就别搞出来了,这跟你修行有啥关系?老先生摇头晃脑睡着了,调皮的学生玩到老师头上去,拿一张纸卷卷尖在老师鼻孔里动一动,老师“呵欠”醒过来了。可是谁也不敢问老师,“你摇头晃脑干什么?”谁敢问,打手心。现在佛门也是这样,谁敢举出某些现象错误,马上扣你帽子:“你罪过!”正法不弘扬,邪法不批判,还有什么希望? 修大乘法迈上菩提大道,也要排除烦恼的干扰 话再说回来,没有砂子的琉璃地就是菩提大道。第一要发菩提心,第二要把砂子扫掉,就是要止恶修善,第三走在菩提大道上的人,要排除自己内心烦恼的干扰,烦恼一冒出来,你的理想你的愿望都会受干扰,第四你要搞搞清楚,这条大道是给你一个人走,还是给很多人走?如果给你一个人走,何必修建大道?如果给很多人走,只有你一个人在走,那岂不笑话,也辜负了修大道的大菩萨小菩萨的心愿。 大道是心的力量形成的,打个比喻,它会根据你的心变大变小。因为只有你一个人走,给你一条大道岂不浪费?干脆就给你一条小道好了,或者说大道也缩成小道了。你两个人走,稍微给你放大一点,一千个人走,再放大一点。所以你要完成这条直通成佛的菩提大道,要实现成佛的目标,你必须要带领很多人走,要广度众生。如果你的心里只有自己,没有众生,你这颗心是小乘心;如果你这颗心装满着所有的众生,要带领广大的众生一起走,你这颗心就叫大乘心。小乘心里没有菩提大道,只有大乘心里才有菩提大道。 无论哪个法门都不应该扫掉菩提心 今天即使还有少数几个人还在说“要发菩提心,要广度众生”,可是又有几个真的在发菩提心,在度众生?有善根的人进佛门,却没有一开头就听到“你进了佛门要发菩提心,将来要广度众生、弘扬佛法啊”,这条菩提大道早就被某些人扫掉了。无论哪个法门都好,可是你不应该扫掉菩提心,不应该扫掉正法,不应该扫掉广度众生的菩提愿,不应该不走菩萨道,更不应该不想成佛,那完全是大方向错误。从前赵朴老在世时说过:“敲敲打打是打不出水平来的,这是大方向错误。”而现在佛门里竟然说出另外一句话,“一个出家人不做佛事就不像出家人”。就算你还想成佛,难道你想通过做佛事拿红包成佛?这条菩提大道在《菩提道次第》里讲得很明白。“菩提道”就是菩提大道,“次第”就是有步骤有系统地往前进,有步骤有系统就叫科学态度,所以我常说佛法是辩证法、是科学、是现实主义。 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6)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1.25 提要: 修好意乐加行,好比长跑前先练练腿 修好意乐加行,这是预备课,好比你要去参加长跑比赛,你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饭要吃饱,跑到半路上可没有卖面包的商店。(众笑)预备很重要!要吃饱饭,就要喜欢吃饭呀,你不喜欢吃饭,对吃饭敷衍了事,没吃饱也说吃饱了,顶事吗?长跑前你两条腿总要锻炼锻炼,要知道路是用腿跑的,不是嘴巴跑的。好比只动嘴不修行,只有离开修行道路的人,才会认可。 止恶修善是根本法,没有烦恼的好心才是真正的好心 下士修法就是修止恶修善,没有下士哪来中士、上士?好比说没有小学哪能进中学进大学?人还没有长大,能去参加奥运会吗?只有疯子才会在精神病院里迈上一张方桌,发表总统竞选演说,(众笑)就算当了总统,你还是一个疯子。(众笑) 止恶修善是最根本的法。不通过止恶修善怎么净化人心啊?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每尊佛都是这么说的。可是止恶修善还没有修到心里去,止恶修善是好,可是好心人也有烦恼啊,要没有烦恼的好心才是真正的好心。 不断烦恼了不脱生死,贪快乐会把天堂当净土 所以光是止恶修善还不够,还要往上提高,要修出离道,出离烦恼,这就是中士修法。我常说不断烦恼不叫修行人,修好止恶修善有福报能做人升天,可还在轮回之中,没有离开生老病死。其实人生八苦,天人也逃不掉。如果你不懂佛法,不从断烦恼着手,不从佛法中去觉悟,你希望到一个极其快乐的地方去,你会把天堂当作净土。心净则土净,你必须修清净的法,才能跟净土相应。你贪求快乐,你就跟天堂相应。极乐世界是从断烦恼中产生的,而不是从你贪快乐的贪心中产生的。你不断烦恼,不可能了脱生死。如果你知见很正,按照佛法去修行,即使没有了脱生死,你求生极乐世界也是有可能实现的,因为佛经上讲,往生的人仍是众生,称为“其国众生”。如果你知见错了,路线错了,你往生的地方不可能是极乐世界,凭你的福报可以往生到天上去,可是天上不是极乐世界,天上不是净土。人哪可以不明白自己的种种烦恼?哪可以不扫除自己内心的贪瞋痴?要想证阿罗汉果,非但要扫,而且要扫干净,扫干净了就是没有砂子的琉璃地。 要成就菩提大道,还要发菩提心修菩萨行 你假如要成就菩提大道,你还要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带领所有众生迈上这条道路,一时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提大道是这么解说的。你带的众生越广大越好,越广大这条菩提大道也越大,也越稳当,你的功德也大。 要帮助别人提高,先要自己提高。一面镜子照了别人,别忘了也照照自己,不联系自己什么都是空谈。你要在断自己烦恼基础上然后再去帮助别人断烦恼。 一切成就都是从修行来的,要修行你必须要成为一个修行的人,要成为修行的人你必须断烦恼,我常说不断烦恼不叫修行人。我们能海上师法流走的就是菩提大道,我们圆满的目标就是成佛。在我们这里没有成佛的思想,这个学生就是个没志气的人。我们要带着同学们一起走上菩提大道,要扫除这条道路上所有的砂子泥土。 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7)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1.25 提要: 似是而非的言论扑灭了教育作用, 还要防止一种偏差,有人常说:“你自己都没有修好,还去帮助人家”,或者说“自己都没有开悟,去度什么众生啊?”“不摸摸自己的下巴,胡子都没有长,还讲经说法?”难道讲经说法的人一定要一面讲法,一面摸胡子,表示我够格。所以这两头都要摆平,帮助别人断烦恼你不能离开自己断烦恼,在自己断烦恼的基础上也可以去帮助别人断烦恼。你是中学毕业,当然没有资格当大学教授,可是也应该做点贡献啊,你到扫盲班去当当老师还是够格的呢。中国佛门种种似是而非的言论扑灭了教育的作用,使佛弟子不敢互相帮助,发挥不出大众的监督作用,因此长期以来就演变成今天的情况。修到初地的人也叫菩萨,修到九地十地也叫菩萨,都是菩萨,仅仅是层次不同,难道一定要修到八地菩萨以上才能度众生?你就是刚刚发心,也称为初发心菩萨,也好度度众生,也可以劝劝别人发心啊。 放弃了度众生这条路,就达不到佛的智慧 你要想得到成佛的圆满,你必须要行菩萨道,行菩萨道为什么能有这么殊胜的作用?因为他投入群众。修出离道断尽生死,跟菩萨道将来成佛是有区别的。阿罗汉的智慧为什么不可能达到佛的智慧?因为他放弃了度众生这条路。他集中力量断自己烦恼,烦恼断尽生死了脱,得到的果位是无学位。所以当年佛赞叹阿罗汉生死已了重担已下。后来佛说了大乘法门,有五百阿罗汉听了转不过来,佛就呵斥那些不肯回小向大的阿罗汉是焦芽败种。有些愚人听了就觉得奇怪:佛怎么前面赞叹,后面呵斥?就好像你们有些学生,看我这个老师也怪:我刚刚来的时候对我笑咪咪,尽说我好,来了三年,尽是批评我。就像愚人看有智慧的人,常会看错。 你们有想证果的愿望,当然是好,但如果你没有想行菩萨道成佛的心,就要批判你。何况你们现在别说四果,连半个果都没有拿到,只啃了一点皮皮。(众笑) 智慧是从苦难中产生的,磨练越大功德越大 有人怕修大乘佛法,因为度众生要经过很多的辛苦,很多的磨难。我年轻时就当老师,那时候我讲过一句话:智慧是从苦难中产生的。越是苦难的地方你去修行,磨练越大,功德也越大,成就也越快,越是快乐的地方修行越慢。《佛说无量寿经》里说:娑婆世界是最苦的地方,众生烦恼习气最重,如果你肯修行,娑婆世界修一天胜过极乐世界一百年。如果你想逃避修行上的苦难,逃避修菩萨道的辛苦,你是不可能成佛的。 你不想成佛,你修修出离法,将来证个阿罗汉果也好啊!出离法从不修,说是小乘经典,好像修了没脸,烦恼也不肯断,因为断了烦恼了就得不到发泄烦恼的痛快,那么你到底算哪一乘?即使求生净土,想去净土的人哪可以离开要把心修清净? 投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佛陀的大乘思想; 你们要想求得大智慧,从大智慧中得到圆满,你们必须要投入到群众中去,跟众生打成一片,这就是佛陀的大乘思想。 有人提倡关起门来修,那么你是怎么信佛的啊?从前是人家度你,现在你怎么不度人家了?你是报恩主义还是忘恩主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你在树荫底下,你怎么没有一颗心也去种棵树,让后人也乘乘凉呢?你到底是享受派还是懒惰派? 现在这句话吸引了很多很多人,因为佛门里总有这样一种心态,都想躲到一个清净的地方去,看见人就讨厌,“这些都是烦恼众生,叫我怎么看得惯?”有些人以为自己是修行人,来到我们这儿很不适应,他就是这个理由。看见这个众生讨厌,看见那个众生厌恶,你种种的厌恶心,产生不了欢喜心,这不是你自己的烦恼吗?因为你自己有烦恼,所以讨厌别人的烦恼,那不叫修行人啊! 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8)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1.25 提要: 离开了众生,就没有大乘的成就 修行人要自己离开烦恼,还要帮助他人离开烦恼。众生就是父母,众生就是亲人,你讨厌人家起烦恼,那你怎么不讨厌自己的烦恼呢?因为大家都去讨厌别人身上的烦恼,总想你们最好都离开我,眼不见为净,所以对“关起门来修”特别起共鸣。 你真的把自己关起来,憋不住了,你不丢玻璃杯才怪。据说有个法力无边的人把毗沙门天王关在锅里,毗沙门天王闷不住了,大叫“快放我出来”,修大乘法的人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你大乘的成就。 关门是关五欲的门,而不是把众生关在门外 根据隆莲法师讲的话,关门,不是关众生的门,是关五欲的门,关众生的门你能叫大乘吗?现在人把众生关在门外,对五欲大开方便之门,岂不颠倒? 一心贪享受的人,怎么开得出智慧 所以希望大家要记住,智慧是从苦难中产生,智慧不可能在享受中产生。因为每个凡夫众生都有一定程度的贪心,当他享受的时候,他去贪这个享受,他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想,“我该怎么样享受得更好?”他很难再去考虑其他问题了,这个人怎么开得出智慧呢? 现在科学发达,条件非常好,可只有一面的好处,当学生的可以集中精力把学习成绩提高。父母样样都不要他干,实际上他也不可能再干别的事情,几十斤重的书本,一页一页地学下来,他还有别的心思吗?结果大学毕业不会生活,只懂数理化,(笑声)这叫圆满吗? 佛法外要得多佛法里要得少,会致成病态的庞大 你片面地一门深入,能达到圆满吗?即使你圆满,也不过是一门的圆满,不是全面的圆满。现在最危险的情况就是把有些佛门里的词句错误地解说,要你只朝一个法门去深入,那么“法门无量誓愿学”、“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就被否定了。还有认为一句半语就能彻底究竟,“只要一句样样不要”,也不提法了,什么都不要了。一门深入是叫你在一个门里深入进去,什么门?是佛的门、法的门,而不是叫你在整个圆满的佛法里去挑出一个洞洞往里钻。 令人奇怪的是,这些人在真正的佛法修行里,他只钻一个小孔孔,而在佛门外面,他什么都要,什么都说好。名也要,利也要,老板也要,董事长也要,高跟皮鞋也要,口红也要,连儒教也要,道教也要,真是懂得多、学得广啊,就是在佛法里面只要一门,其他都不要。 所以大家不管是修意乐加行,还是止恶修善,还是出离烦恼,乃至于修大乘菩萨行,都离不开你对佛法的广学多闻,否则你是完成不了这个伟大理想的。 明天是释迦佛成道纪念日,我们怎么样纪念释迦佛?我们怎么样走上释迦佛这条菩提大道?只有一个原则:向释迦佛学习,释迦佛教导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不要改变,也不要缩小,也不要搞片面,也不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增加上去,形成了病态的庞大。今天讲到这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开示
纪念释迦佛对我们种种恩德,
培养对佛的恭敬心
·纪念释迦佛对我们种种恩德,培养对佛的恭敬心
·没有内在的实质,一切都是空忙
·不改变末法现状,必然会导致佛法消灭
·错误的宣传导引,会使你离开佛陀的教导
·进佛门首先应该要了解佛法到底讲什么
进了佛门不学法不实践,这是今天佛门的悲哀
·只听名望高的人讲的话,不听佛讲的话,这就危险
·佛说的话都在引导我们进入真理,只有一颗觉悟的心才能起作用
·佛法是辩证法,不掌握辩证法永远是愚
·聪明人能明佛法,愚人只好求菩萨保佑
·愚人不想学佛法,这跟信神有什么差别
·进了佛门不学法不实践,这是今天佛门的悲哀
·成道是成的菩提道,人不走这条路,菩提大道也会被杂草掩盖了
只有一颗觉悟的心才能起作用
人不走这条路,菩提大道也会被杂草掩盖了
说儒教道教佛教本是一家,那是搅乱佛教
·说儒教道教佛教本是一家,那是搅乱佛教
·因为如来就是空,所以孙行者跳不出如来的手掌
·有人胡说八道,愚痴的有神秘感的人可相信啦
·私心杂念的人抓住一句,作为自己对佛法玩弄的手段
·“愚者常被智者所呵”,不应该否定帮助指出他人错误的教育作用
不应该否定帮助指出他人错误的教育作用
菩提大道必须在你断烦恼的基础上,
达到一切法性空的觉悟
·魔王没大本事,佛法是灭在愚痴的不懂佛法的人手里
·刚进佛门的人是张白纸能画美丽的图画
·一个因缘使我不休息了,为了让新同学法喜充满
·菩提大道必须在你断烦恼的基础上,达到一切法性空的觉悟
无论哪个法门都不应该扫掉菩提心
·末法修行难以成就,是因为离开了修行的实质
·你想在形象上音声上求成就,路就错了
·正法不弘扬,邪法不批判,还有什么希望
·修大乘法迈上菩提大道,也要排除烦恼的干扰
·无论哪个法门都不应该扫掉菩提心
不断烦恼了不脱生死,
贪快乐会把天堂当净土
·修好意乐加行,好比长跑前先练练腿
·止恶修善是根本法,没有烦恼的好心才是真正的好心
·不断烦恼了不脱生死,贪快乐会把天堂当净土
·要成就菩提大道,还要发菩提心修菩萨行
离开了众生就没有大乘的成就,
厌恶众生,实是自己的烦恼
·似是而非的言论扑灭了教育作用,佛弟子要互相帮助,要受大众监督
·放弃了度众生这条路,就达不到佛的智慧
·智慧是从苦难中产生的,磨练越大功德越大
·投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佛陀的大乘思想;厌恶众生,实是自己的烦恼
佛弟子要互相帮助,要受大众监督
厌恶众生,实是自己的烦恼
佛法外要得多,佛法里要得少,
致成病态的庞大
·离开了众生,就没有大乘的成就
·关门是关五欲的门,而不是把众生关在门外
·一心贪享受的人,怎么开得出智慧
·佛法外要得多佛法里要得少,会致成病态的庞大